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央行新規實施7日:多家銀行阻截電信詐騙

2016-12-08 11:10:03|來源:中國經濟網|編輯:谷士欣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8日訊(記者向婷)12月1日起,銀行推進個人賬戶分類管理和ATM轉賬延遲24小時到賬等新規。中國經濟網記者第一時間了解到各大銀行關於電信詐騙的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撤銷電信詐騙ATM轉賬、拒絕異常開戶、堵截冒名開戶、勸阻電信詐騙、新型詐騙等。

  在防範打擊電信詐騙方面,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ATM)向非本人同行賬戶轉賬的,資金24小時後到賬,個人在24小時內可以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賬。在賬戶管理方面,個人銀行賬戶實行分類管理,分為Ⅰ類、Ⅱ類、Ⅲ類賬戶,不同類別的賬戶有不同的功能和權限。12月1日起,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銀行賬戶,在同一家支付機構只能開立一個Ⅲ類支付賬戶。

  ATM機轉賬24小時可撤回 新型詐騙無處逃

  根據銀行新規,12月1日起用ATM轉賬,除本人同行賬戶間轉賬能實時到賬外,本人跨行和向他人轉賬,24小時後才能到賬,如對轉賬存疑,可在24小時內撤銷。這意味著,ATM轉賬可以有“後悔藥”。

  有業內人士表示,ATM機轉賬24小時內可撤回,這個本身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電信詐騙的,在當前情況下這種措施十分必要的,以後會進一步完善。如果用戶使用ATM機轉賬後想撤回,可以通過致電銀行客服電話或者攜帶身份證和銀行卡到銀行櫃檯申請撤回。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目前,多家銀行已成功撤銷電信詐騙ATM轉賬。12月1日,工商銀行福建省永定支行營業部,一名客戶神色緊張地跑到大廳,向工作人員尋求幫助。大堂經理在仔細詢問後得知,客戶剛剛在ATM機跨行轉賬28000元,當時是接到一個未知電話,以為是自己朋友就直接按電話提示進行轉賬操作。大堂經理馬上安撫客戶情緒,並告知客戶今天是銀行卡新規實行第一天,凡是在ATM機進行非同名轉賬都是24小時後到賬,然後迅速安排櫃員給客戶進行轉賬撤銷,客戶非常滿意,並對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12月1日,農業銀行溫州樂清芙蓉支行,客戶俞某某于2016年12月1日早收到一條匯款短信,因這位顧客11月30日曾接到朋友的電話,要求其匯款2萬,她誤以為這條短信是朋友發過來的。於是,在當天早上去自助機具上辦理了轉賬。至下午15點左右,該客戶發覺自己遭遇了電信詐騙,聽説現在可以進行相關撤銷操作,就慌忙來到農業銀行樂清芙蓉支行進行諮詢。大堂工作人員了解這一情況後,將這一情況及時反映給運營主管,並帶客戶到自助機上指導其辦理撤銷匯款,為客戶挽回了2萬元的損失。

  新規實施不久,新型詐騙也悄然冒出。詐騙分子利用部分民眾對“ATM轉賬可撤銷”規則不熟悉,通過先騙取現金或交易對手貨物,後撤銷轉賬的手段達到詐騙目的。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中國銀行四川省樂山分行營業部就在近日截獲了該類型詐騙。12月1日18:30時,中國銀行四川省樂山分行營業部大廳內員工正在核查當日賬務準備下班,自助設備區一位客戶在ATM取款機上取完錢正準備離開時,突然湊近兩名男性人員,向剛取完錢的客戶問到“你好,因我的卡今日取現額度已用完,能不能幫個忙,我馬上把錢轉給你,然後你再取現金給我”。這一幕引起了銀行業務經理的懷疑,立即走上前去詢問詳情。兩名男性人員開始表現出一絲緊張,回答得含糊不清,業務經理感覺此事有詐騙嫌疑,於是立即通知保安和監察人員到場,兩名男性人員發現詐騙行為暴露,隨即轉身離開了大廳。

  也有網友爆料稱,12月3日,有一個陌生電話打來訂貨,沒説要什麼就直接説配5000塊的貨,併發了ATM轉賬憑證過來,然後就不停催發貨,網友致電銀行客服查詢也確實存在該筆交易。不過幸好網友多了心眼沒發貨,24小時後發現錢沒到賬,經銀行查詢,該筆交易已撤銷。

  ATM延時轉賬旨在保護民眾財産安全。除了延時,《通知》還要求自助櫃員機非漢語介面增加核心關鍵字段的漢語提示,來提升用戶轉賬的風險意識,無法提示的,不得提供轉賬。專家指出,不法分子採取先轉賬、後給現金的詐騙套路,正是利用了新規實施後,銀行卡轉賬和到賬時間的“時間差”來設置圈套。不法分子以“先轉賬、再取現”騙取受害者信任,在拿到現金後,便會在24小時內前往櫃檯撤銷轉賬,或者謊稱已經轉賬,騙取對方儘快給出物品,之後馬上撤銷轉賬,企圖“空手套白狼”。因此,持卡人在收款時務必小心確認資金是否到賬,防止騙子借機實施詐騙。

  賬戶分類管理 多家銀行堵截冒名、異常開戶

  根據央行新規,12月1日起銀行賬戶將分類管理。儲戶手裏已有一家銀行的借記卡或能轉賬匯款的活期存摺,都屬於I類全功能賬戶,如需再開新卡,則只能開Ⅱ、Ⅲ類賬戶。今後,個人銀行賬戶實行分類管理,分為Ⅰ類、Ⅱ類、Ⅲ類賬戶,不同類別的賬戶有不同的功能和權限。

  此前,多家銀行對賬戶分類管理新規的通俗介紹,Ⅰ類戶是“錢箱”,安全性高,適合大額支付;Ⅱ類戶是“錢夾”,日常消費、購物和繳費可以通過這個賬戶辦理;Ⅲ類戶是“零錢包”,主要用於金額較小、頻次較高的交易。

  新規明確,經銀行櫃面、自助設備加以銀行工作人員現場面對面確認身份開立的Ⅱ類戶,也可配發銀行卡實體卡片。在配發銀行卡後,個人可持Ⅱ類戶銀行卡辦理銀行櫃面現金存取、ATM轉賬取現、POS刷卡消費等各類業務,與Ⅰ類戶的使用差別就在於Ⅱ類戶有限額控制。同時,為適應移動支付發展,個人可通過Ⅱ、Ⅲ類戶開展移動支付業務。

  中國經濟網記者日前了解到兩起銀行拒絕異常開戶案例。12月2日,興業銀行廈門分行東區支行就堵截一起台灣人異常開戶的行為。在開戶過程中,櫃員向客戶進行提問時,客戶需看手機對著回答。支行會計主管詢問其住所等簡單問題時,客戶也無法直接回答。根據以上情況,支行會計主管以異常行為由拒絕該台灣人的開戶申請,客戶未提出異議徑直離開。

  12月2日,江蘇鹽城市響水農商行營業部在為客戶劉某辦理銀行卡開戶時,櫃員對預留號碼進行驗證,發現客戶預留的手機號碼非本人實名號碼,而是其他人號碼。在詢問過程中,客戶表示銀行卡開立之後是為他人使用。因此,銀行櫃員根據261號文件要求拒絕為其開卡,並及時向該行運營管理部報告。運營管理部及時將信息通報其他網點,謹防類似情況發生。

  同時,堵截冒名開戶案例也有發生。2016年12月2日,中信銀行江蘇省無錫五愛支行,一客戶持名為楊某的居民身份證至五愛支行申請辦理借記卡,經辦櫃員徐凱宇拿到客戶證件後經比對發現客戶本人與證件存在一定差異,隨即通過人臉識別系統進行比對,發現相似度僅為40%。為此經辦櫃員立即報告會計經理。會計經理詢問客戶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但客戶都無法回答。會計經理認為可疑,馬上安排人員報警。警方接報後立即趕到支行,經詢問客戶承認非本人,被冒用人為其老鄉。目前警方已將客戶帶至公安部門處理。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個人在今年12月1日前已開立的存量銀行賬戶不受影響,仍可正常使用,無需進行任何操作。存量銀行賬戶在日常使用中已經開通水電煤代繳、貸款和信用卡償還、銀證轉賬和快捷支付等支付和理財功能的,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以後也可根據需要開通相關業務。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曾表示,銀行對儲蓄卡實行分類管理主要是為了防範金融風險,現在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進行金融投資,各家金融機構都在積極搶佔市場,為了搶佔市場的僅有客戶資源,往往容易引起無序競爭,導致金融市場混亂,賬戶分類管理就可以做到避免惡性競爭。另一方面,賬戶分類管理制度也可以使銀行對內部業務分工更加明確,使銀行業務更好地服務於儲戶。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