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期新聞“以人民為中心”的回歸與昇華

2016-12-09 19:18:4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站|編輯:楊玉國

  習近平總書記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説“為學之道,必本于思”,新聞與傳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中,我們應該“思”什麼?,我以為,新聞傳播界必須首先弄清楚三個問題,即“為誰而發聲”、“發出什麼聲音”、“如何發聲”。

  一、為誰而發聲

  習近平總書記説,我們必須搞清楚“為誰著書、為誰立説”的問題。不管我們的工作做了多久、走了多遠、取得了多大的成績,始終都不能忘記我們“為什麼而出發”。作為新聞傳播工作者,我們應不忘初心,不忘新聞的根本任務與使命,始終客觀、真實、全面記錄生活,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鞭撻邪惡、弘揚正氣,把人民的聲音傳遞給黨和政府,把黨和政府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握歷史的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二、發出什麼聲音

  新聞傳播界既要研究基礎理論問題,也要關注人民群眾生活中重大而緊迫的現實問題,如黨性和人民性的問題,正面宣傳和輿論導向的問題,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問題,這些都亟待研究與破解。

  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的問題,6月24日湖南省委宣傳部部長做了《用釘釘子精神狠抓文化改革發展》講話,他強調對省管文化企業實行雙效考核(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重考核),社會效益考核權重佔50%以上,即導向出現問題的單位負責人實行“一票否決制”,這對媒體來説,壓力很大,但對提升媒體品質、引領社會正氣來説,是強大的動力,深受百姓歡迎。湖南省還有一個很好的做法,即新聞學與傳播學教授紛紛引入到廣播、電視、網絡監評隊伍中,每週向媒體一線通報本週監評到的亮點和問題,尤其是低俗、炒作等負面信息,要求相關媒體及時回復、糾正、整改,嚴重者約談,這有效助推了媒體的健康運行,減少了負面新聞對社會的危害,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危害。

  又如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以適應黨和人民群眾需求的問題。據媒體消費市場統計,當前,90後青年中:20%不看電視,50%不聽廣播,80%不看報紙,平均每天接觸手機達到3.8個小時,新興媒體已然成為信息傳播的主渠道,傳統媒體正在被顛覆,海量的網絡信息、紛繁複雜的文化生態、多元多樣多變的思潮紛爭、複雜的網絡輿論生態,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也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掌握網絡輿論戰場上的主動權,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主流媒體必須進軍新媒體,做大做強主流輿論,用積極健康的正面信息擠壓低俗負面信息的傳播空間。那麼,如何擠壓負面信息?如何實現新舊媒體“你是我,我是你”的深度融合?現實探索中還存在一些誤區,如當前不少媒體“新瓶裝舊酒”,“標題、題材、內容、表達"等照搬傳統母媒,看上去已經達到多渠道、多元傳播但呈現出的最終作品仍為同一副面孔,內容相似、創作思路相似,高高在上,官樣十足,很難吸引人民群眾的關注與興趣。新時期,媒體融合不是多種媒體的疊加,而是實現各種媒體資源“生産要素的有效整合和互通共融,進而形成“一體化”的組織結構和傳播體系,要強化“互聯網思維”,並遵循傳播規律,用互聯網即時、海量、平等、互動、分享等傳播特徵來引導媒體融合,注重用戶體驗,針對性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和個性化的信息需求,以開放理念更新機制,提升服務和管理意識。

  三、如何發出聲音

  習近平總書記説“我們不能辜負了這個時代”。“士不可以不弘毅”,新聞傳播工作者應用心做好每一項研究,創作出有力量的服務於社會進步的優秀學術成果,推送出在人民群眾中有影響力、有傳播意義的好作品。

  首先,內化導向意識,創作出有利於社會群體健康成長的作品

  正面引導應成為新聞工作者弘揚正能量的自覺追求,而不是當作指令性任務來對待。比如7.1建黨95週年這一天,我們對60個媒體公眾號進行了觀察,這一天刊載有關7.1建黨主題的公眾號不到一半,其中國家級、省級媒體基本能自覺傳播黨的聲音,但地市級媒體主動傳播黨的聲音的意識不是很強,有的甚至在這一天仍然推出一些暴力、情色低俗作品,讓人驚喜的是,一些社團,單位、個人的微信公眾號紛紛升起國旗,刊載了建黨專題。部分地市級媒體為何缺乏傳播主流聲音的自覺意識,我想,主要有這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媒體競爭激烈,又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二是,記者、編輯個性特徵發生了變化,當前媒體一線記者、編輯絕大部分是80後90後青年,他們自信又自我,充滿叛逆,常以醜為美,西化嚴重,甚至反對傳統文化,走出校門後疲於工作,多缺乏主流價值觀的再教育和熏陶,期待這一類記者、編輯自覺而長期製作出弘揚正能量的、有利於社會尤其是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視、網絡作品,有一定難度。因此很有必要加強媒體工作人員的再學習再教育。

  其次,創新形式,創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有溫度的作品

  要擺脫對正面報道做刻板化理解,勿使正面引導淪入“官話”“套話”的窠臼中。比如某刊報道領導幹部開私車回老家,自掏腰包吃飯、買禮品孝敬父母,報道卻十分生硬,將分內之事當作“豐功偉績”,黑了典型,也笑了觀眾。又比如我們現在有些新聞,內容上乘,手法精湛,但是語言生硬,充滿宣教,脫離人民、脫離時代,這種話語表達上的遺憾,不是導向的問題,而是政治智慧的不足。曾經一位南亞國家領導人到中國基層訪問,當地鄉長介紹:“婦女解放事業是我們最重視的事業之一,並且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讓人聽得直犯困。接著到農戶家考察,一位農村大娘介紹自家的房子,哪間是兒子、兒媳婦住的,哪間是她和她老頭子住的,領導人問:怎麼小兩口比老兩口住的大?大娘隨口説,“兒子是國家的寶貝,兒媳婦是我們家的寶貝,所以一定要住好的”。這樣的回答接地氣,讓聽眾聽得入迷。

  習總書記説,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説實話、動真情”,期望我們的新聞創作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讓人表現出“人”的樣子,最近的新聞形式“習近平總書記打來電話啦”、“你有一份來自總理的快遞”、“傅瑩邀請你加入群聊”,少了“官氣”多了“地氣”,很受百姓歡迎。

  中國知識分子歷來崇尚“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新聞傳播工作者更應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在新媒體時期,時刻做到“以人民為中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領風氣,以深厚的學識修養贏得人民群眾的尊重。

  本文是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編號2396)和2012年湖南省哲學社科基金項目(編號12YBA088)階段性成果。

  專家簡介:熊萍,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新聞學教授,現任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術委員、教學督導,“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專業負責人,從事新聞學與傳播學教學與科研工作 20餘年,先後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出版著作8部,主持省級以上課題9項,獲獎34項,18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和“人大複印資料”轉載或題錄,學校授予“科研標兵”稱號。近年評聘為湖南省重大決策諮詢專家、湖南省宣傳部新聞閱評專家、湖南省監聽監看中心監評專家等,挂職長沙電視臺總監助理。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