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經濟復蘇勢頭喜人 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2016-12-09 14:50:0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徐藝源

圖片默認標題

12月8日,車輛在山東青島港外貿集裝箱碼頭裝運集裝箱。海關總署12月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35萬億元,增長8.9%。其中,出口1.32萬億元,增長5.9%;進口1.03萬億元,增長13%;貿易順差2981.1億元,收窄12.9%。新華社發(俞方平 攝)

  國際在線專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12月份召開,會議將總結2016年經濟工作,並提出2017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而就在11月份,中國經濟數據交出了一份良好的成績單:製造業PMI指數延續上行趨勢,升至兩年高點;非製造業PMI為54.7%,為2014年7月以來的高點。對此,外媒做出積極評價,稱中國經濟“已經給出了最明顯的復蘇信號”。

  11月份中國經濟數據喜人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12月8日發表文章稱,中國經濟“已經給出了最明顯的復蘇反彈信號”。文章指出,中國11月給出的經濟數據整體超出專家預期,這不僅僅是中國經濟給出的良好信號,更意味著全球經濟將開始回暖。

  文章援引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指出,11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2.35萬億元,增長8.9%。其中,出口1.32萬億元,增長5.9%;進口1.03萬億元,增長13%;貿易順差2981.1億元,收窄12.9%。

  “11月份中國給出的數據喜人,反映了國際需求的增強。最近的商業調查也顯示,發達經濟體今年將以一個強勢的收尾結束,”英國資本經濟研究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問題專家朱利安·普利恰特(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

  美國《財富》雜誌12月初刊登的文章關注到,11月份中國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大幅上揚,超出了專家預期。非製造業以及服務業的相關指數也達到2014年以來的歷史新高。文章稱,這些數字不僅給了中國經濟更多的發展動力,從而實現全年6.5%的GDP增長目標的突破,更意味著中國的經濟改革以及刺激增長的政府調控取得了初步成效。

  文章援引高盛銀行分析團隊的報告指出,由於數據良好,中國政府在經濟領域已經“更加自信”,開始將焦點從“保增長”轉到了“防風險”上,並在房地産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新規,以減緩房價上揚的趨勢。

  文章稱,由於佔國民經濟40%的製造業指標達到近年來的峰值,非製造業指標也突破了2014年以來的歷史新高,中國經濟前景良好,可以“在經濟復蘇的道路上更有信心的穩定前行”。

  中國經濟“硬著陸”屬無稽之談

  西班牙財經媒體《外匯街》(FXStreet)12月7日刊登了歐洲全球經濟政策學者丹·施泰因博克(Dan Steinbock)博士的文章,稱“中國經濟只是增長放緩,絕非硬著陸”。

  文章稱,按照定義,在某個國家經濟“硬著陸”時,最常出現的情況是中央銀行利率走高以及通貨膨脹率上揚。然而,中國央行近期一直在降息,通貨膨脹率也一直維持在1.5%至2.2%之間,“硬著陸”可謂是無稽之談。

  文章指出,最重要的是,“硬著陸”意味著經濟衰退,而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卻維持在6.5%,這是絕大部分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速度的3至4倍。因此,中國經濟只是在經歷轉型的“陣痛期”,而不是“衰退期”。

  西方經濟發展開始以中國為師

  美國《新聞週刊》12月8日發表了題為《中國經濟定將超越西方》的文章。文章表示,當年在財經、金融方面努力向西方學習的“中國學生”,現在已經將要超越自己的“老師”,成為“世界財經大師”。

  文章稱,當西方人漫步在中國沿海城市的街頭,經常會發出類似“是時候拷貝‘中國模式’了”的感嘆。當人們看到外灘熙熙攘攘的購物人群,看到人流攢動的購物中心,看到那些高聳入雲仍在不斷建造的摩天大樓,會很快的意識到,美國和歐洲的經濟發展,已經落後於中國了。

  文章稱,按照2015年的統計,中國GDP佔據了全球GDP的32%。這意味著,如果全球産值增長45億美元,那麼中國一個國家就貢獻了15億美元,而這一現象其實早已重復出現了很多年。儘管美國GDP在全球GDP中佔比也很大,但是中國經濟的貢獻才是全球經濟增長真正的引擎。

  文章總結稱,當西方經濟步入了“後資本主義時代”,經濟思路與管理手段進入了單一化的“死衚同”時,中國則在努力為世界引入一個更具彈性的金融市場,一舉顛覆了人們“中國不善於創造商業模式、不善於承受風險與創新”的固有思考模式。(渠鴻儒)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