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美麗細胞”粧點“美麗鄉景”--來自浙江安吉、長興的鄉村文明建設報告

2016-12-09 21:39:06|來源:新華網|編輯:楊玉國

  新華社杭州12月5日電 題:“美麗細胞”粧點“美麗鄉景”——來自浙江安吉、長興的鄉村文明建設報告

  新華社記者 岳德亮

  在浙江首個好人館——“安吉好人館”內,一張張樸實的面孔,一段段身邊故事,讓節假日前來參觀的中小學生流連忘返。入夜的安吉縣城天目路上,路兩旁一字排開的一個個道德模範巨幅照片及其事跡的燈箱,分外奪目。

  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的安吉、長興等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大力建設美麗鄉村,努力實現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的目標任務,一個個“美麗細胞”粧點起了美麗鄉村,人改變了環境,環境也在改變著人,不僅有綠水青山的“最美盆景”,還處處閃現樂善向上的“最美心境”。

  好人好家風“吃香”,鄉風越來越散發“正能量”

  在安吉縣溪龍鄉徐村灣村,當地村民口口相傳著一戶家庭的“家風”故事,言語中滿是幸福和自豪:每天的中飯、晚飯,家族成員只要有空都會陪伴90多歲的老母親吃起“大鍋飯”,“人少時也有一大桌,小輩全部到齊要開三大桌”。

  “行孝不怠,踐行孝道,贍養父母,教育兒女,以孝傳後……”樸素的家訓是劉忠麗七兄妹一起商量出來的,“要以身作則,給子女們做好榜樣,把這個家訓一代代傳下去。”

  安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有娣説,目前全縣已有15萬戶家庭立起了家規,“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已在當地蔚然成風,形成潛移默化的正能量。

  深秋的清晨,走在長興縣泗安鎮上泗安村的石板路上,聽著清脆的鳥鳴聲,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桂花香,心情格外舒暢。村民在自家開的小餐飲店、小雜貨店內忙碌著。老人們坐在路邊的石凳上悠閒地聊著天。

  村黨總支書記毛忠旗説,2014年起,上泗安村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具體內容量化為十顆星,“把‘最美庭院’建設、‘家規家訓’評比、‘鄉賢人物’評選等內容都納入到了‘十星’標準之中”,形成了戶戶“追星”、家家“爭星”的濃厚氛圍。

  今年1月22日的一場暴雪,安吉涌現出1495件好人好事:在安吉務工的河南澠池人李延峰、張振華所乘的大巴因暴雪停運無法回家,素不相識的安吉市民李權國獲悉後,開著加裝防滑鏈的私家越野車送他們踏上回家的旅途;溪龍鄉新豐村農民袁菊花撿到一個手提包,她根據社保卡上的信息送還失物,讓失主李海生喜出望外……

  為了善待好人,安吉縣還成立了“好人禮遇基金”。“只有讓好人吃香,道德才能散發出更加閃亮的光芒!”縣委副書記陸為民説。

  白鷺“遊蕩”田間,人居環境裏外都“光亮”

  位於太湖之濱的長興縣洪橋鎮陳家埭村,村民圍“湖”而居。晚飯後,不時有三三兩兩的村民,沿著湖邊的遊步道散步。

  以前,很多村民庭院緊挨著湖邊,生活污水或多或少地排入湖中,水質不好。村民指著腳下的路面説,近年來縣裏花了大力氣推動生活污水集污納管,主管道就在這路面下,將生活污水管道鋪進了每戶家庭的廚房、衛生間,“現在再也看不到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場面了”。

  “我們現在白鷺田間成片遊蕩,甚至化糞池上方成片的在走。”長興縣長周衛兵説,他每天都通過微信與各鄉鎮(街道)、村莊(社區)的幹部在聯繫,隨時跟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情況。“農民也感覺到,白鷺來了,城市人來了,是因為美麗鄉村的‘面子、裏子’都光亮了。”

  一些鄉村幹部反映,農民已經自發要求改善環境,自願掏錢改善家門口的小河水質。

  “生態文明的理念,在現在看來,已經習以為常,但在十幾年前卻是開天闢地的大事。”安吉縣政協委員徐百成説。

  關停礦山是安吉縣保護農村環境的一記重拳,全縣礦山數量從高峰期的百餘家銳減到目前的10家。同時,涉及45項指標、280余項標準的美麗鄉村建設則美化了村莊的角角落落。

  安吉縣山川鄉馬家弄村民倪林榮在村口辦了一家竹製品廠,佔地9畝。廠裏鍋爐排放超標,污染嚴重,和村裏發展生態旅遊的理念相悖。村黨支部書記沈廣宏三天兩頭上門做工作,終於説服其轉型。

  “沈書記白天來,晚上來,其實都是為了村裏。還跟我一起與杭州客商對接,把我的事當成他自己的事來辦,我真的很感動。”倪林榮也承諾,以後不管談成什麼價格,“只要為了村裏好,沈書記開口我就答應。”

  沈廣宏説:“村莊發展得好,百姓幸福指數高,都是大家多年來堅持和配合的功勞。”

  “日子不比城裏人差”,家門口就有濃濃文化味

  每年的“六一”前後,安吉縣皈山鄉尚書幹村的文化禮堂裏,都會舉辦獨具傳統意味的“開筆禮”。入學適齡兒童,身著漢服,伴隨禮樂,在“開蒙人”的帶領下,依次體驗正衣冠、硃砂啟智、擊鼓明志、啟蒙描紅等一系列傳統“開蒙”儀式,在莊嚴的禮儀中,開啟人生的第一堂課。

  像尚書幹村這樣的文化禮堂,安吉縣目前一共有71家,已經成為安吉村民開展日常文化活動的場所。

  尚書幹村黨支部書記李錫良説,村民可以在這裡看書、排練文化節目,縣裏還定期送電影、送戲下鄉,一年在家門口就可以看數字電影上百場,我們的日子不比城裏人差。

  長興縣70%都是移民後代,不同地區移民共同居住的上泗安村開展“和文化”道德品牌建設,發揚村歌文化,重視村歌的內涵,村歌《好一條老街上泗安》被評為湖州市村歌大賽金獎和浙江省村歌大賽金獎。

  為了豐富群眾的鄉村文化生活,長興縣啟動了“菜單化配送”,讓文化服務資源向文化禮堂集聚。2013年起,由縣委宣傳部牽頭,形成文化服務項目“大菜單”,面向各個農村文化禮堂推出“文化點餐制”活動。

  長興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慶忠介紹説,根據群眾需求,共篩選、推出106個文化服務項目,並引進浙江省音協村歌輔導、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省曲雜總團等省市團隊項目31個,形成137個文化服務項目的菜單。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