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廣東梅州:院地聯手全力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轉化

2016-12-09 17:47:5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梅州市農業局局長劉玉濤主持啟動會

廣東省農科院與21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朱其佳 通訊員 溫景添):為梅州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搭建強有效的科技支撐,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12月9日,“廣東省農科院梅州農業科企對接暨農業標準化五年行動計劃啟動會”在梅州市舉行。

  該活動以“科技創新、産業對接、合作共贏”為主題,旨在進一步加強廣東省農科院與梅州農業合作,為農業經營主體搭建産研對接、科技轉化橋梁,同時啟動農業標準化五年行動計劃,推動梅州農業各環節的標準化工作,逐步實現“生産規範化、品質優良化、經營品牌化、流通市場化、收益高效化”,加快梅州農業轉型發展的步伐。這是梅州農業部門深化實施“外援專家+內源專家+鄉土專家”三級科技服務機制的又一行動。

  由梅州市農業局主辦,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梅州分院、梅州市農業科學院承辦,梅州農業十二協會、梅州市錦繡現代物流園有限公司、梅州海吉星農産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梅州市客天下農電商産業園有限公司、梅州梅江台灣農民創業園共同協辦的本屆會上,首批21家農業企業與廣東省農科院簽定合作協議,首批14個市級農業標準園名單公佈,部分企業與廣東省農科院梅州分院簽定科技指導服務協議。聯合國糧農組織高級經濟學家Kaison Chang,廣東省農科院院長陸華忠、副院長易幹軍、何秀古,廣東省農業廳調研員陳綺芬,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會。

  廣東省農科院易幹軍副院長介紹,廣東省農科院綜合科技實力位居全國省級農科院前茅,是廣東省農業科技創新的主力軍。院地聯姻開展科技合作,一方面讓科技攻關研究更 “接地氣”,科技成果轉化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為地方農業發展提供高效、強有力的科技支持,對促進農業轉型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會上,廣東省農科院與廣東金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龍崗馬山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蕉嶺縣金齡有機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等21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重點在特色地方稻種“禾米”的遺傳改良、茶葉安全綠色生産、金線蓮等南藥品種選育與種植技術、“粵引早脆梨”新品種示範、畜牧健康養殖、人糞資源化利用與生物發酵等方面展開闔作,實現點對點對接,為企業發展提供持續的科技資源支撐。 梅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文濤提出,梅州農業部門要與省農科院密切合作,健全機制,探討穩定、長效、多贏的合作模式;要牢固樹立創新意識、服務意識,為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牽線搭橋,為優化農業産業結構出謀獻策;要無縫對接,強化科研,加快轉化,為提高農業科技含量、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貢獻才智。

  梅州市飛龍果業有限公司、大埔聚德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梅州市駿輝實業有限公司等14個農業企業、基地(公示中)成為梅州市首批農業標準化示範園,涵蓋金柚、茶葉、蔬菜産業及特色種養,其中5家代表在會上簽署科技指導服務協議,標誌著梅州農業標準化五年大行動正式拉開帷幕。

  為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今年梅州市農業局制定出臺《梅州市農業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實施意見中指出,到2020年,梅州農業力爭實現農業標準化體系更加完善,大宗農産品標準化技術覆蓋面達90%以上;農業資源配置得到優化;農産品品質等級提升,力爭到2020年認定適度規模富硒農産品基地100個以上,無公害農産品80個、綠色食品15個、有機食品10個;農業品牌影響力擴大,計劃到2020年培育發展富硒農産品品牌30個以上;農産品品質安全系數提高,主要農産品品質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96%以上。 梅州農業局局長劉玉濤表示,農業標準化工作要主抓“良地、良種、良法、良品”,通過標準化規範化技術生産出好産品,再憑藉近幾年構建的“大宗供銷、超市專櫃、社區直供、電子商務”四類市場為主的“商道”,把梅州富硒長壽特産輸送至全國各地,實現以銷促産、産銷兩旺。

  與廣東省農科院、梅州市農科院簽定科技合作協議的企業代表紛紛表示,有了省、市農科院作技術後盾,相信會在科技攻關和研發上讓公司更上一個臺階,提升公司産品科技含量,保證品質,創建品牌,更有信心做大做強企業。

  9日下午還舉辦了“梅州山區特色高效農業發展論壇”。論壇以“特色發展、科技助力、轉型升級”為主題,聯合國糧農組織高級經濟學家Kaison Chang作《世界茶葉經濟發展趨勢與機遇及其對中國茶葉經濟的影響》報告,省農科院、梅州市農業局的相關專家,對梅州市果樹産業發展、廣東水稻産業創新、科技支撐梅州茶産業可持續發展、梅州花卉産業發展、梅州柑橘黃龍病防控經驗等做了詳細的交流和介紹。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