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中東之行大家談】共塑新絲路文明 需融通中國夢與中東夢
應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總統塞西、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魯哈尼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19日開始對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進行國事訪問。習主席此次中東之行是今年中國的第一場重大外交活動,意義重大,國際社會極為關注。(1月20日新華社)
中國與中東地區的緣分,自古以來就緊密相連,如同那沙與海的交響曲。駝鈴與帆船,香料與絲綢等物品,就是這種緣分的現實印記。古代的絲綢之路,將古老的中華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乃至希臘雅典文化緊密地結合在一次,成為彼此溝通的橋梁。而我國古老的四大發明,也是經過阿拉伯傳到歐洲,並開啟了歐洲的文藝復興。歷史的種種軌跡,見證的是中國與中東的不解之緣,而現在以及未來的緣分,雙方正在努力的書寫。
2016年才剛剛開始,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外交的開篇之作,習近平主席的中東之行,時機重要,意義重大,這説明我國非常重視與中東國家的合作共贏關係。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中東,不僅會再次展示大國領導人的風範,進一步傳遞中國聲音,還將奠定新時期中阿全方位經貿合作的堅實基礎,會續添絲綢之路的歷史緣分,譜寫中國與中東地區合作共贏的現實緣分,開創中國與中東國家共同復興的未來緣分。
中國與中東地區國家要努力實現合作共贏,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條件。在“天時”上,習近平此次出訪是難得的契機;在“地利”上,中東地區從歷史上來看,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而現在,中東地區也是歐亞非連接的紐帶和“一帶一路”建設的終點地區;從“人和”來看,作為西亞北非地區有著重要影響力的國家,沙特、埃及、伊朗三國與中國有相近的發展訴求,其國家發展夢與中國夢交匯共鳴,其發展戰略與我們相融對接。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中國與中東地區國家實現互利共贏,還有許多利好的外在條件。比如,中東地區各國與中國關係良好,外交上沒有分歧;比如,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上,中國早已成為中東地區石油進口最大國家,未來,中東地區的石油人民幣業務、亞歐非交通要衝地位將進一步凸顯;再比如,中東地區是“一帶一路”戰略倡議推進的重點地區。這些外部條件,加上“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條件,雙方的互利共贏,迎來了絕佳的歷史契機。
對中國與中東地區各國而言,互利共贏是共同的目標與標準,而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國情自身實際的道路來,共同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進而共塑新絲路文明,融通中國夢與沙特、埃及、伊朗夢。而這,既是對習主席中東之行的一種期待,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期盼著習近平主席的訪問順利、成功,構建起中國與中東的劃時代之橋。(楊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