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觀察員手記:大選開啟烏茲別克斯坦發展新時代 中烏合作前景廣闊

2016-12-12 18:08:3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丁曉星

  國際在線報道: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大選本月4日成功舉行,米爾濟約耶夫高票當選。應烏中央選舉委員會邀請,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亞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丁曉星以選舉觀察員身份赴烏親歷了總統大選。筆者坦言,儘管此前曾多次去過烏茲別克斯坦,但作為觀察員還是首次。在幾天時間裏,全面深入地觀察了整個選舉過程,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以下幾點感受:

  首先,烏舉國上下均認識到此次選舉的重要性,全民團結搞好選舉。2016年底的總統大選,對烏茲別克斯坦來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這次選舉是卡裏莫夫總統病逝後舉行的選舉,是烏獨立25年來首次以民主、公開的方式完成權力交接,選舉能否順利舉行,權力交接能否平穩過渡,不僅關係到烏國家穩定與發展大計,也將給今後的政權交接確立模式,並對中亞其他國家産生影響。正如一位哈薩克斯坦的觀察員所講,“烏正處於一個重大的歷史時刻,整個中亞都在關注烏總統大選,尤其大選可能對哈薩克斯坦的政權交接過程産生重大影響”。因此,烏大選受到全球高度關注。烏民眾也深知其重要性,將投票不僅看作是個人的民主權利的實施,更視為是對國家的一份責任,均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對選舉的支持。選民投票積極性極高,筆者曾遇到一名年輕人,他在芝加哥留學,專門從美國趕回來投票。在這樣的態度之下,民眾高度團結,積極投票,全國投票率高達87.8%左右。全國九千多個投票點的工作人員都是義務為國家服務,參與到選舉過程中去。還有大量志願者承擔了選舉的各項準備工作。

  其次,選舉組織工作細緻週到,保障了選舉平穩有序。中央選舉委員會大選準備工作極為週密,全國各地到處是關於12月4日總統大選的廣告,在所有投票點和重要的公共場所均有四位候選人的簡歷和競選綱領,媒體也給予四位候選人相同的宣傳機會,保障選舉能公正、民主地舉行。烏茲別克斯坦展現出高度的開放性和自信心,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共約600多名外國觀察員和大量的媒體記者觀察選舉。9300多個投票點均全部對外國觀察員開放,包括偏遠農村地區。各投票點井然有序,每個投票點是一個小選區,選民人數從1000-3000不等,設有選舉委員會,委員會列出本選區所有的選民名單,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及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投票點均設有醫務室,隨時對發生意外的選民進行救助,還有兒童活動室,為帶有小孩的父母投票提供方便。筆者曾在一個選區遇到了一對年輕的夫婦,他們帶著9個月大的小孩來投票,孩子感冒,醫務人員在給他開藥。選舉委員會對那些行動不便、不能前來投票的選民,上門服務,使其在家中就可投票。選舉委員會還為年滿18歲,第一次參加投票的選民準備了小禮物,讓其記住這一莊嚴時刻。總之,得益於選舉委員會的精心組織,烏茲別克斯坦巧妙地將選舉這種嚴肅枯燥的政治活動辦成了一場全國性盛大節目,凝聚了民心,團結了民眾。

  第三,烏茲別克斯坦有獨特的教育和社會自治體系。筆者走訪觀察了大量的投票點,與普通民眾也進行了深入交流。由於大多數投票點設在中小學和大學,而烏公民自治組織“馬哈拉”也廣泛參與到選舉組織工作中,因此對烏教育和社會自治體系有深入了解,其中一些做法頗有借鑒之處。烏獨立後,對蘇聯時代的教育體系進行了改革,突出強調教育公平、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烏政府對教育投入巨大,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學校總是當地較為醒目的建築。9年小中學教育完全免費,之後3年對所有學生進行技能教育。12年免費義務教育之後,一部分學生上高校深造,不上大學的學生也掌握了一技之長,便於就業。

  “馬哈拉”是烏獨特的公民自治機構,對轄區內的居民進行管理,類似于中國居委會,但其發揮的作用則更為明顯。馬哈拉通常由主席、秘書、顧問和治安管理員四人組織的最高委員會,他們由國家付薪,此外還設有青年委員會、教育委員會、體育委員會、治安委員會等十多個委員會,由社區居民選舉産生,完全是志願服務。“馬哈拉”不僅在社區居民婚喪嫁娶時動員各家互幫互助,還負責維護社會治安,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教育,調解家庭矛盾,甚至還幫助年輕人介紹對象,總之社區內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其參與,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加深鄰裡之間的相互溝通,促進社區和諧,從而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

  第四,選舉開啟烏茲別克斯坦發展的新時代。得益於烏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總統大選平穩有序進行,投票率高達87.8%,由自由民主黨推選的候選人、代總統米爾濟約耶夫以88.6%的高票當選為新總統。來自國際組織、世界各國的觀察員均指出,烏總統選舉過程透明、民主、公正,沒有發現大規模舞弊行為,選舉有效。應該説,米爾濟約耶夫當選總統,是眾望所歸。一些選民表示,他們之所以投票給米爾濟約耶夫,是因為他是卡裏莫夫總統的密切戰友和得力助手,他任總理長達13年,在任期間,烏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GDP多年保持8%左右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大幅提高,他以此贏得了民眾的信任,認為他有能力繼續領導國家前進。米爾濟約耶夫從9月初擔任代總統後,多次強調“和平與穩定”是“重中之重”,堅決採取措施維護國家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他總體上延續了卡裏莫夫總統的大政方針,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加強與民眾的溝通,設立熱線,直接解決民眾面臨的急迫問題;如加大開放力度,增設自由經濟區,對外資實行優惠,並減少對中小企業的行政干預;如改善與鄰國的關係,加強合作;如放開外匯管制,著手解決經濟領域的一些深層問題等等,展現出“親民、開放、自信”的執政風格。相信,在新總統的領導下,烏茲別克斯坦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五,中烏合作前景廣闊。筆者在觀選過程中,處處感到了中烏兩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在塔什幹第59中學觀察投票點時,筆者得知,這所學校以漢語教學為特色,從小學一年級便開設中文課程。在與校長的交談中得知,59中的漢語教學從1957年開始,連續60年沒有中斷過,即便是在上世紀70、80年代中蘇交惡之時,該校的漢語教學仍正常進行,培訓了大量漢語人才,這讓人不得不感到敬佩。而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和中烏合作的全面深化,當前該校的漢語教學如火如荼,新生需要通過激烈的競爭才能入校。在59中的相冊裏,筆者還發現了幾封60年代中國學生的來信,一封信來自廣東省一名俄語大學生,來信想與59中的學生建立筆友關係,相互學習語言。

  陪同筆者觀選的兩位烏茲別克斯坦友人,一位是烏科學院副院長阿卜杜哈裏莫夫先生,他是烏著名的歷史學家,習主席訪問烏茲別克斯坦時曾接見過他。他多次對筆者表示,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中國人民是偉大的民族,中烏作為近鄰,必須要友好合作,共同發展。另一位是烏東方學院的漢語老師詩琳,她中文名字如同她本人一樣優雅美麗,她説著一口純正、流利的漢語,曾在中央民族大學留學三年,並取得了北外同聲傳譯的資格證書,多次在中烏高層會晤及上合組織會議時擔任翻譯。她喜歡中國文化,希望明年能到北京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學位。塔什幹的孔子學院也是中國最早在中亞開設的孔子學院。據説米爾濟約耶夫任總理時曾親自批示,撥付建設孔子學院新教學大樓,凸顯他對中烏合作的重視。

  近年來,中烏合作全面深化,簽署了“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的備忘錄,各領域的務實合作持續推進。2016年年初,中鐵公司幫助烏修建了卡姆奇克鐵路隧道,全長19公里,成為中亞最長的鐵路隧道,有效促進了烏國內的道路聯通,在烏贏得了廣泛好評。新當選總統對華友好,任總理期間曾來華訪問。他曾多次表示,希望與中國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持續推進烏中各領域務實合作。大選後,習近平主席在第一時間向米爾濟約耶夫發出了親筆賀信。筆者樂觀地認為,隨著烏茲別克斯坦進入全新的發展時期,中烏合作也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