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二小校長:學校始終認為此事並非霸淩
中關村二小“霸淩”事件引爆輿論5天后,校長接受本報獨家專訪,回應學校為何與家長矛盾激化。
“學校始終認為此事並非霸淩”
自12月8日學生李陽家長《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淩説NO!》(以下簡稱《霸淩》)一文引爆輿論5天后,北京市中關村二小校長楊剛終於發聲。12月13日淩晨,楊剛接受中國教育報記者獨家專訪,表明學校與李陽家長根本分歧所在:“我們與家長無法協調的關鍵在於對事件的定性。對方一直要求定性為霸淩,我們無法滿足家長的這個訴求。”
楊剛表示,通過學校掌握的信息和情況,這件事情構不成霸淩。因此,學校無法認同《霸淩》文提出的“讓對方承擔相應的治療費用”等訴求。
楊剛同時解釋為何學校“聲明”之後遲遲沒有更多發聲:“我們也是為了保護孩子。我們不希望家長矛盾升級,畢竟這件事情上,一個孩子受到了傷害,另兩個孩子也同樣受到了傷害。”
中關村二小同時向中國教育報獨家披露4份由學校出具的調查報告,分別為《班主任對事件的調查記錄》《年級組對事件的關注和溝通過程》《學校對事件的關注和處理過程》以及《楊同學家長的情況説明》。4份報告均與《霸淩》文有較大出入。
廁所裏的30秒:學校承認學生確被垃圾筐扣頭
《霸淩》文中,家長描述了兒子李陽在廁所裏被同學王宇、陳辰用“垃圾筐扣頭”的場景,“另一個男生從旁邊的隔間扔下了一個垃圾筐,正砸在他的頭上,尿和擦過屎的紙灑了他一臉一身。那兩個男生見狀,哈哈哈一陣嘲笑跑走了,全程不到一分鐘……”
根據學校《班主任對事件的調查記錄》,班主任呂老師調看了監控錄影。錄影顯示:11月24日上午10時3分10秒,李陽去廁所;3分17秒,王宇和陳辰進入廁所;3分47秒,兩人一前一後出了廁所;4分22秒,李陽從廁所出來,一邊走一邊用袖子擦著臉。也就是説,三個孩子同時在廁所的時間為30秒。
呂老師經過詢問,確認王宇確實把廁所垃圾筐扣到了李陽的頭上,陳辰一直旁觀。但校方調查報告裏記載,李陽表示:“王宇只是想跟我鬧一下,但是沒想到扔那麼準,正好扣我頭上了。”
王宇和陳辰也都表明,看見李陽在隔間方便,就説要拉開隔間門“看看李陽的屁股”,但並沒有拉門。王宇隨後來到旁邊隔間,隔著壁板把垃圾筐扔了過去,然後就跑了。陳辰看到垃圾筐扣住了李陽的頭,也笑著跑出廁所。
但學校調查報告同時記載,李陽對此事感到“害怕”。“扣完之後,我很害怕,然後(垃圾筐)就往下流水,身上也很臭。我洗乾淨後就回班了。”
12天裏發生了什麼,導致家長網絡發文?
從11月24日事件發生,到12月5日李陽家長在班級家長微信群、凱迪論壇等網站開始發帖,這12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校方和李陽父母進行了什麼交涉,讓此事逐漸走向校墻外,成為一起公眾高度關注的事件?
根據《年級組對事件的關注和溝通過程》,11月25日事發第二天,涉事三方家長和校方即進行第一次溝通,參加者為三個孩子、三位家長、班主任呂老師、年級組長趙老師。
溝通會上,年級組認為,這件事“王宇的行為太過分,要當眾道歉。家長也要重視,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教育”。年級組同時表明,“四年級的孩子做事邊界不清,不能預想後果,還要加強與家長溝通這方面的教育。我們對孩子更多采取批評教育,讓犯錯的孩子有改正機會”。
但在《霸淩》文中,李陽家長對這次溝通非常不滿。《霸淩》文説:“然而老師也直接定性為‘就是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這一次的溝通顯然沒有任何作用,兒子以為家長和老師可以為他討回公道,但是沒有。老師認為霸淩是玩笑……”
11月26、27日兩天是週六、週日,《霸淩》文記述,“李陽晚上不肯睡覺,不願意吃飯,一點小事就哇哇大哭,賴著我不敢一個人睡覺,好不容易睡著了又會驚醒……連續三天同樣沒怎麼睡的我,連夜給校長寫了封信,週一(11月28日)一早七點鐘就等在校門口”。
根據《學校對事件的關注和處理過程》,11月28日週一,兩位德育領導、一位行政領導接待了李陽家長。下午3點半放學時,李陽家長與王宇媽媽還在放學地點發生爭吵。呂老師急忙將李陽家長請進學校安慰,多名校方人員參與,表示學校理解家長心情,請家長信任學校會重視、研究此事。
對此,《霸淩》文中的記述是:“四個老師跟我談了三個小時,主題竟然是讓我放棄信中提出的四點訴求:處理、懲戒施暴的孩子;保護我兒子不受二度傷害;讓施暴者的家長道歉;對方承擔相應的治療費用。”
至此,校方和李陽家長的分歧逐漸不可調和。12月1日,李陽家長向海淀區教委投訴,並表明對學校處理問題的節奏、速度不滿意,再次強調自己的訴求。12月5日,李陽家長開始發帖。12月8日,《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淩説NO!》開始刷爆朋友圈。
“學校教育更應該是協調者,而不是懲罰者”
從12月8日帖子引爆網絡,除了12月10日的一份簡短聲明,中關村二小再無更多表示,這是輿論對二小不滿之處。
公眾對中關村二小12月10日的聲明多有批評,認為“既不向公眾主動説明欺淩事件的來龍去脈,又不以知錯認錯的態度收回那份挑釁意味十足的對外聲明”。
楊剛對此解釋,之所以遲遲沒有發聲,也是為了保護孩子,“我們不希望家長矛盾升級,畢竟這件事情上,一個孩子受到了傷害,另兩個孩子也同樣受到了傷害”。
楊剛表示:“我們不想去處罰任何一個孩子,教育者要從教育的角度、孩子的角度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從社會化、成人化的角度去處理問題。在孩子交往過程中難免會偶發、突發非正常事件,學校教育承擔的更應該是一個協調者的角色,而不是懲罰者的角色。”
12月10日夜間,北京市教委首次回應,稱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僅是家長所盼望的,更是教育行政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呼籲關注事件中每一個孩子的健康,特別是心理健康的疏導;要教育好身邊的孩子,不做有害他人的事情。
截至記者發稿的13日淩晨2時30分,楊剛又向中國教育報記者提供了一份《中關村第二小學關於“學生受傷害事件”的處理進展情況》,表明“經學校多方調查、了解,三名學生屬於正常的同學關係,課上、課下互動交往正常,有互相起外號現象,但沒有明顯的矛盾衝突。我們認為,上述偶發事件尚不足以認定兩名學生的行為已經構成校園‘欺淩’或‘暴力’”。(本報記者 董魯皖龍 劉博智)(文中學生姓名均為化名)
本報北京12月13日電
《中國教育報》2016年12月13日第1版
(原標題:中關村二小校長:學校始終認為此事並非霸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