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通水兩年 河南"喝"掉20余億噸丹江水
丹江口大壩
兩年前的渠首,各路記者直擊通水盛況。記者洪波攝影
受水水廠
核心提示|水質變好,水壓變高,口感升級,甚至有點甜。昨天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兩週年紀念日,我省普通百姓最直觀感受,便是自來水品質的改觀。
截至目前,我省已“喝”掉20余億噸丹江水,相當於7000多個如意湖。丹江水解渴了百姓,也解渴了城市,原來缺水嚴重、漏斗處處的城市,地下水水位漸漸抬升,其中鄭州市區的地下水水位就因此升高了2米。
【改變】
自來水不好喝的時段過去了
丹江水沒有“入主”鄭州市區前,曾有一個段子在高校間流傳。南陽、信陽的學生來鄭州上大學,有些孩子在刷牙漱口時會嘔吐,這水沒有家鄉的甜。
鄭州的水為什麼不好喝?在不少鄭州“土著”看來,因從黃河取水,喝起來有一股土腥味,也像漂白粉味。自來水公司曾對此解釋説,這是為防止出廠水在管道內受污染,添加了的余氯的味道,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
余氯有沒有不好説,但水垢卻清晰可見,就在燒水壺的底部沉澱著。鄭州市自來水公司供水客服中心副主任王峰説,以前,市區但凡是自來水覆蓋的區域,幾乎都會反映水垢較多的問題,而近兩年,幾乎沒再接到過類似投訴,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水質的改觀。
以前,一些對水講究的鄭州市民,有的買桶裝水喝,有的在家中安裝凈水器。不過,自從喝上丹江水後,這一切都變了。市民李先生經常喝茶,他説,“現在用自來水沖茶,味道就很好了。”
和鄭州市區一樣,我省許多地方也經歷了水源和口感的雙置換。鎮平縣自來水公司有關負責人説,以前一年能賣桶裝水六七十萬桶,現在銷量暴跌一半多。
【影響】
我省少采地下水將相當於千余如意湖
我省屬於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準的1/5,同時存在的問題是地下水超採情況比較嚴重。去年3月,為加強地下水超採治理,我省首次公佈了超採區域,面積達到了4.4萬平方公里。根據分析,鄭州市區、航空港區、開封城市中心區、商丘市中心城區、永城市城市規劃區及近郊存在深層承壓水嚴重超採區。
地下水超採現象愈加嚴重,形成眾多漏斗區,引發一系列生態、地質問題。在各類地下水中,深層承壓水尤其需要加強保護。因為深層承壓水恢復需要上萬年,是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
為此,我省也採取了多項措施,來壓縮地下水開採量(又稱壓採),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便是其中一項。按照《河南省南水北調受水區地下水壓採實施方案(城區2015-2020年)》,計劃到2020年,全省受水城區地下水壓採總量為2.7億立方米,相當於1038個如意湖。
目前,全省受水區已供水的44座水廠中共有23座水廠水源由開采地下水置換為南水北調水,城市地下水水源得到涵養,地下水位得到不同程度提升。
這甜甜的水,為我們帶來什麼,請隨著記者的腳步沿渠北上,感受這方水土養育的這方人。
大數據
全省已建成了50余座配套水廠,其中開始接水的就有44座。
截至目前,中線工程累計向北方送水近60億立方米,其中,向我省引丹灌區、50個水廠、禹州市潁河供水、3個水庫充庫及鄭州市西流湖、唐寨水庫、雙洎河、鶴壁市淇河生態補水,累計供水超過22億立方米。供水目標已涵蓋了南陽、漯河、平頂山、許昌、鄭州、焦作、新鄉、鶴壁、濮陽、安陽、週口11個省轄市及省直管鄧州市、滑縣。
根據計劃,2016-2017年度供水計劃為14.63億立方米,計劃新增受水水廠21座,屆時我省的接水水廠將達到65座。 □記者 劉瑞朝
原標題:南水北調通水兩年 河南“喝”掉20余億噸丹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