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劾案後的韓國:朝野角力繼續 總統人選殺出"黑馬"
中新網12月14日電 自韓國總統樸槿惠的彈劾案通過國會、總理代行職權後,韓國沸沸颺颺的“親信干政門”暫時告一段落,韓國政局進入力求修復的階段。然而,就總統被彈劾後韓國國政將如何運行、下任總統潛在人選的民心爭奪,韓國朝野的角力仍在持續進行。
【代行職權,國務總理黃教安力求穩定】
9日,韓國國會表決通過對樸槿惠的彈劾動議案後,按照韓國憲法規定,國務總理黃教安立即代行總統權力。在對國民講話中,黃教安表示深感責任重大,將全力保障國政穩定運行。在12日的有關部門長官會議上,他再次強調穩定國政運作體制是首要任務。
12日,黃教安決定讓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柳一鎬留任,確保經濟政策連續性。此前被提名為新任經濟副總理人選的任鐘龍則將留任金融委員會委員長。這一舉動預計有助於穩定市場、安撫民眾。
然而分析稱,代行總統職權的黃教安將面臨一系列難題。一方面,作為樸槿惠政權的核心人物之一,韓國在野黨和民眾認為他與樸槿惠政府走得太近;另一方面,包括美國新政府上臺、美聯儲可能加息等帶來的不確定因素,令韓國政府難以為經濟、外交等各方面“把脈”。
美國《時代》週刊稱,“韓國現在進入危險的政治懸浮狀態”。韓國《中央日報》則呼籲,韓國在野圈和黃教安代行體制不能陷入敵對關係,在野黨應該發揮填補國家權力空白的作用,與黃教安共同構建平時合作的體系。
【角力繼續,朝野政協議體前景不樂觀?】
韓國總統彈劾案獲國會通過後,朝野為恢復政局穩定展開行動。12日,朝野三黨國會代表就成立朝野政協議體達成協定,旨在讓韓國國會掌握國政運營重心。但因在協議體形式和參與對象等問題存在意見分歧,三黨決定今後進行進一步的討論。
然而,在新國家黨國會代表鄭鎮碩因樸槿惠遭彈劾而引咎辭職後,協作政治前景並不樂觀。
與此同時,新國家黨內“親樸派”與“非樸派”議員的矛盾愈發升級。12日,多名“非樸派”議員要求包括現任黨首李貞鉉在內的8名“親樸派”議員離開新國家黨,稱他們對樸槿惠親信崔順實以及總統身邊人所涉醜聞坐視不理,因而難辭其咎。
而在野黨方面就樸槿惠的去留也有著不同意見。《中央日報》稱,出現了立足於“燭光民心”要求總統立刻下臺的“強硬論”,與認為應耐心等待憲法法院判決、並考慮民生問題的“安定論”,顯示在野黨內部存在隔閡。
韓媒稱,樸槿惠遭彈劾留下的權力真空,確實給了在野黨機會。根據韓國法律規定,憲法法院對彈劾案的審理期間最長達6個月。有分析認為,這一“空檔期”將加劇韓國混亂局面,成為朝野政治鬥爭的重要時間點。
【四大人選,誰最有望成為下任總統?】
目前,韓國朝野的焦點已經轉向下屆總統選舉。民調顯示,目前呼聲最高的人選包括即將卸任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在野黨國民之黨前聯合黨首安哲秀,以及“黑馬”城南市市長李在明。
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1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在呼聲較高的潛在總統候選人中,文在寅的支持率以23.1%穩居第一,潘基文為18.8%,李在明“異軍突起”位列三甲,而安哲秀則較上周下滑1.8個百分點,排行第四。
蓋洛普韓國9日公佈的民調結果則顯示,潘基文和文在寅的支持率均為20%,並列第一位。李在明的支持率激增10個百分點,以18%的支持率超過了安哲秀。
報道稱,李在明是韓國政壇中要求樸槿惠辭職的“第一人”,他的強硬態度使其在彈劾案的“大浪淘沙”中脫穎而出,因直言快語受到民眾歡迎。不過,也有人認為他有些“極端”。
目前,韓國憲法法院已經接到了國會對樸槿惠的彈劾決議書,並進入了彈劾審判準備程式。這一審判最長將持續180天,如果判決彈劾成立,將在60天內舉行大選。在此期間,韓國政局將出現何種變動、民意向背將如何進展,仍然都是未知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