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紅綠燈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要求,對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具有重大指導意義。今天,黨建網微平臺就帶大家回顧一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發展理念的部分重要論述,一起學習!
為何提出新發展理念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搞對了,目標任務就好定了,政策舉措也就跟著好定了。為此,建議稿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並以這五大發展理念為主線對建議稿進行謀篇佈局。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
——2015年10月,習近平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説明中指出
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準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於發達國家水準,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
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我國發展不協調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關係上。在經濟發展水準落後的情況下,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是要跑得快,但跑過一定路程後,就要注意調整關係,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否則“木桶”效應就會愈加顯現,一系列社會矛盾會不斷加深。
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十分嚴峻,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乾淨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
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現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對外開放,而是如何提高對外開放的品質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我國對外開放水準總體上還不夠高,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應對國際經貿摩擦、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的能力還比較弱,運用國際經貿規則的本領也不夠強,需要加快彌補。
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我國經濟發展的“蛋糕”不斷做大,但分配不公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差距、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準差距較大。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上,無論是實際情況還是制度設計,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
——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如何理解新發展理念的科學內涵和相互關係
創新
2016年1月4日下午,習近平在考察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時勉勵研發人員大膽創新。
創新作為企業發展和市場制勝的關鍵,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不能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鬥、敢於突破。創新人才猶如優秀種子,很是難得,要大力培養。年輕一代要有歷史機遇感、責任感、使命感,努力在創新上脫穎而出。
——2016年1月4日至6日,習近平在重慶調研時強調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適應和引領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
——2015年3月5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
——2014年5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強調
協調
下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我們要學會運用辯證法,善於“彈鋼琴”,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從當前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突出問題出發,我們要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
——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2015年5月25日,習近平在舟山定海區新建社區視察。
提高城鄉發展一體化水準,要把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産力、改善和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生活水準作為根本的政策取向,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工農城鄉關係。
——2015年5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在浙江調研時強調
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係,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全過程、滲透社會生活各方面。
——2015年2月28日,習近平在會見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時強調
綠色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016年3月10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來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仔細察看洱海邊的生態保護濕地。
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習近平在雲南考察工作時強調
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開放
2016年9月3日,習近平在杭州出席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
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創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是中國的戰略選擇。中國對外開放不會停滯,更不會走回頭路。
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要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範圍,而是要支持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
——2016年9月3日,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也是今後推動中國發展的根本動力。
——2015年9月24日,習近平在華盛頓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中美元首會晤時表示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中國將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
——2013年4月8日,習近平在同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的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時強調
共享
社會建設要以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在體制機制、制度政策上系統謀劃,從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堅持群眾想什麼、我們就幹什麼,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多一些雪中送炭,使各項工作都做到願望和效果相統一。
——2015年5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在浙江調研時強調
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這是習近平在龍泉關鎮駱駝灣村看望唐榮斌老人一家。
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時指出
相互關係
這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繫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個發展理念貫徹不到位,發展進程都會受到影響。全黨同志一定要提高統一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準,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如何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
新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紅綠燈。全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新發展理念上來,努力提高統籌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準,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發展理念的認識要立即調整,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發展理念的行為要堅決糾正,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發展理念的做法要徹底摒棄。
——2016年1月29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深學篤用,通過示範引領讓幹部群眾感受到新發展理念的真理力量。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涉及發展觀念轉變和知識能力提升,也涉及利益關係調整和體制機制創新。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領導活動全過程,落實到決策、執行、檢查各項工作中,努力提高統籌貫徹新發展理念能力和水準,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不能講得頭頭是道,做起來輕輕飄飄。要增強大局意識、戰略意識,善於算大賬、總賬、長遠賬,不能只算地方賬、部門賬、眼前賬,更不能為了局部利益損害全局利益、為了暫時利益損害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用好辯證法,對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進行科學設計和施工。
要堅持系統的觀點,依照新發展理念的整體性和關聯性進行系統設計,做到相互促進、齊頭並進,不能單打獨鬥、顧此失彼,不能偏執一方、畸輕畸重。
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善於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區分輕重緩急,在兼顧一般的同時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在整體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
要遵循對立統一規律、品質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善於把握髮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漸進性和飛躍性、前進性和曲折性,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統一,既求真務實、穩紮穩打,又與時俱進、敢闖敢拼。
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入山問樵、入水問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善於進行交換比較反復,善於把握工作的時度效。
創新手段,善於通過改革和法治推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必鬚髮揮改革的推動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
在貫徹落實中,對中央改革方案中的原則性要求,可以結合實際,進一步具體化;遇到改革方案的空白點,可以積極探索、大膽試驗;遇到思想阻力和工作阻力,要努力排除,不能退讓和妥協,不能鬆懈鬥志、半途而廢。
守住底線,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中及時化解矛盾風險。
我們必須積極主動、未雨綢繆,見微知著、防微杜漸,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應對任何形式的矛盾風險挑戰的準備,做好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社會上、外交上、軍事上各種鬥爭的準備,層層負責、人人擔當。
——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新理念新變化新成績
創新
2016年,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制定《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重點領域的技術發展方向,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和國家大數據戰略,部署“科技創新2030”15個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超級計算、量子通信等一批科技領域創新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知識産權産出指標爆髮式增長,2015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躍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前7個月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49.5%,預計全年將突破50萬件,成為世界發明專利授權量在單一年度內超過50萬件的首個國家。
協調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一年來做的主要工作時指出:繼續推動東、中、西、東北地區"四大板塊"協調發展,重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在基礎設施、産業佈局、生態環保等方面實施一批重大工程。制定實施促進西藏和四省藏區、新疆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出臺居住證制度,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取得新成效。
綠色
“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國把綠色發展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提高各類資源利用效率,從源頭上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加強污染防治。2016年前三季度,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2%,單位GDP碳排放同比下降6%,兩者均提前完成了全年的約束性指標;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減少,預計4項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同比下降將超額完成全年約束性指標。2016年,我國資源消耗、環境污染、生態成本均明顯降低,經濟發展品質和生態效益顯著提高,為實現2020年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原煤産量同比下降10.5%,並且在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首次負增長之後繼續實現負增長,為全球減少碳排放作出了重要貢獻。
開放
2016年,我國對外投資快速增長。前三季度,我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950.9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1342.2億美元,同比增長53.7%,遍佈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我國企業海外並購實際交易額674.4億美元,涉及67個國家和地區的18個行業大類。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達到1478億美元,在“一帶一路”建設相關的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額745.6億美元,佔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0.4%,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我國對外投資增長迅猛,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對外投資國之一。
共享
2016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扣除價格因素,前三季度分別增長5.7%和6.5%,是世界上居民收入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收入倍差降至2.8倍左右。
2016年,我國出臺《“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全國5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建檔立卡,預計全年減少貧困人口將超過1000萬,相當於國際社會提出的全世界每年減少5000萬貧困人口減貧目標的1/5。不僅如此,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水準與全國平均水準的差距趨於縮小。
來源:黨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