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藝術設計呼喚“大國工匠”

2016-12-15 18:25:09|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楊玉國

  儘管杭州G20峰會已經落幕,但峰會的會標卻深深地烙印在很多人的腦海中。從簡潔的作品中,有人只看見了線條,有人則看見了細節與專業能力,還有人體會到了隱藏其後的責任意識與家國情懷。

  “東方美學是怎樣的,中國人的處世方式是怎樣的,這些思考都會在會標裏體現出來,中國的對稱美學與中庸之道在中國的建築、器物、紋樣、文字及日常生活中都有不著痕跡的體現。這是設計過程中核心的美學基礎,也是重要的價值取向,我們解讀傳統美學之後會重新運用到設計裏。”在2016中國杭州G20峰會會標設計總負責人、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袁由敏看來,簡潔的圖像構成實則蘊含深厚的美學思慮與對中國文化位置的考量, “這個會標一齣來,外國人一看是中國的,中國人一看是杭州的。”

  不僅杭州G20峰會的會標如此,2014年APEC會議的服飾設計也是藝術設計的經典之作。如何在設計過程中融入中國傳統優秀元素,同時又能加入創新元素,體現時代特徵、引領時代潮流,更重要的是,還能彰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理念,設計背後有著大大的學問。

  這就是藝術設計的魅力。

  2016年,中國設計界大事不斷。從年初的第二屆中國設計大展及公共藝術專題展、第六屆上海藝術設計展,到年中的“2016中國設計節”“CHINA·中國”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大展,再到年末的“上海國際室內設計節”、北京國際設計周、“中央美院第三屆CAFAM雙年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迎來60週年院慶……

  藝術設計領域的專家學者們開始思考一個個問題,究竟何為藝術設計,何為好的藝術設計?從學習、模倣再到自主創造,中國的藝術設計如今發展到了怎樣的階段?面對工業化以及人工智能的挑戰,未來的藝術設計又將走向何方?

  商業化與工業化,是否是藝術設計“不可承受之重”

  “在工業化、信息化、全球化、城鎮化的大背景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藝術、設計、創意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尤其是以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革命極大地改變了原有的經濟體系和社會環境,不斷地挑戰著人們的固有審美,也不斷推動著藝術與設計邊界的延展。”于11月初在清華大學舉辦的“藝術與設計教育的未來使命國際學術論壇”上,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教授作出了這樣的判斷。

  是的,當前我國的藝術教育在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商業化與工業化等現實的矛盾和挑戰。有學者曾尖銳指出,“面對當下消費的社會,很多設計商業化、物質化甚至機械化,存在唯利是圖的傾向。”

  “過多注重商業目的,宣揚個人趣味、宣揚奢侈、以享受為目的的設計註定會淪為商業的奴隸”。對此,一些學者分析,藝術設計在當下的發展受到很多現實因素的影響,其中,商業因素是不可忽視且無法避免的。藝術設計品的生産需要成本、需要通過製作和售賣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而不是“烏托邦”似的無償供給。但商業因素又的的確確是當代設計發展中的一把“雙刃劍”,以追求商業價值為目的,降低成本、使人喜新厭舊的設計勢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藝術品格的喪失。

  “成功的設計應該促進文化的發展,而不是過多注重表面的富麗堂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柳冠中在接受採訪時談到,正如北京國際設計周每年經典獎的評選如觀禮臺、青藏鐵路、紅旗渠、高鐵和華為手機均為民生産品,也代表了國家的進步,設計最終的發展不僅僅是解決産品的外觀問題,更是綠色的、分享型的服務性設計,這是設計的最高層次,也是人類進入可持續發展階段的必然境界。設計不僅要解決當前人類的生存問題,更要思考下一代以及未來生存和發展的可能。

  還有學者指出,藝術設計領域當提倡“設計的善意”。即注重設計的功能性而不是奢侈性,從而形成一種健康、樸素、有節制、可持續性的鏈條並使之良性循環。這就要求設計本身成為一項關注社會的行為,設計師要具有為他人、為大多數人服務的責任,利用優秀卓越的意識和技能對社會和大眾生活做出積極的改變。

  人工智能是否是藝術設計的“終結”

  當下,科技領域最熱的關鍵詞,莫過於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時代,藝術究竟是走向消亡還是走向新生?人工智能與藝術設計教育究竟是此消彼長的關係還是相輔相成?在“藝術與設計教育的未來使命國際學術論壇”上記者發現,這是國內外專家學者思考最多的問題。

  毋庸置疑,藝術設計首先應當熱情擁抱科技的發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以2010上海世博會期間所主持的一個項目為例,“那次的設計,我們打破了以往展覽必須在一個屋裏,必須由展板、展架構成的慣例,我們做了兩個臂環,所有展品可以在這上面,而且可以跟觀眾互動。像這樣的設計,一定是科技和人文藝術的融合。設計材料基本上是用竹材,湖南盛産竹子,地面就是一個草坪綠地,觀眾可以坐在那兒把這個展覽看完,當然也可以進入空間裏進行體驗。這就是藝術與技術深度融合帶來的可能性。”

  但技術的發展肯定不能完全取代藝術設計中人的因素。來自荷蘭的藝術史家簡·威廉德魯克就談道:“過去的設計師是運用藝術的專家,曾經一度反對現代科技的發展,但進入20世紀之後,很多藝術設計的突破是依靠計算機以及其他電子突破技術來驅動的。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的同時,卻也讓藝術設計師更像是科學設計師。”

  “擺在我們面前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技術和藝術連接在一起,彌補人工智能和藝術設計各自的不足,而不是一方非要代替另一方。”論壇上,更多的專家達成了這樣的共識:科學技術在發展,但人文藝術是必不可少的。人工智能固然會為藝術設計帶來無限的可能性,但是一定不能取代設計過程中人的因素,這有關道德、有關情感。

  藝術設計當“大其心、潛其心、定其心”

  作為國內頂級青年藝術展,中央美院第三屆CAFAM雙年展11月在央美美術館開幕。展覽以“空間協商: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命名,試圖探討一種全新的藝術呈現的可能。王恩來的作品《樣板間—衛生間》營造了一個令人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其中的物品脫離了其原有的功能,讓人重新審視日常生活;劉曄的作品《我所擁有的時間》重新剪輯國産老電影中的鏡頭,並與傢具電器相結合,讓人換一種視角看待生活中的老物件……青年藝術家們努力用藝術的方式啟發人對於生活的反思,學會珍惜,懂得感激。

  藝術設計師應該秉持怎樣的情懷與格局,藝術教育該進行怎樣的改革與實踐?論壇上,專家們也給出了各自的建議:魯曉波認為,作為設計師,首先要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致力於人類永續發展目標,文化的多元,國家發展、民眾福祉、社會和諧。同時要潛其心,在迅捷、稍顯浮躁的社會,藝術家們要觀天下之理,在複雜的問題背後去尋找那個樸實的簡單道理,即“大道至簡”。最後,藝術家們必須在變化的時代定其心,應天下之變。即使我們身處在瞬息萬變的時代,科技的迅猛發展深刻地影響社會,設計需求、設計思維、設計內容、設計業態都在發生變化,但藝術家們的價值判斷與藝術堅守不能變。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則主張,藝術設計一定要堅守文化的維度、生活的維度、專業的維度。一定要重視傳承,振興中國藝術傳承的文脈,要重視實踐,提升設計與生活的關聯度,倡導生活美學。要讓設計有學理上的依託,要回歸藝術基礎教育,重視早兒童期的藝術和創意教育。

  (董玉琴 虎穆村參與採訪)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