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李忠尚:德國現代哲學與新馬克思主義思想有密切聯繫

2016-12-16 16:23:0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易成晨

  2016年12月13日上午,人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慶20週年系列講座”在人文樓800會議室舉行。本次講座的主講人是改革開放後首批出國留學並獲得德國波恩大學博士學位的著名學者、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資深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博導李忠尚教授,主題為“關於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幾個重要理論問題”。

  李忠尚教授從“新馬克思主義”的形成發展與理論框架、法蘭克福學派以及“新馬克思主義”的今昔演變、現代德國哲學與哈貝馬斯、研究“新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與現實意義這四個方面來論述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幾個重要理論問題。

  

  李教授結合自己的工作及人生經歷,以一種宏大敘事的方式使聽眾對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有了更加直觀、系統而深入的了解,他的理論梳理敦清了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上的方向,以親身經歷的講解結合實際,生動活潑。他認為“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框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對馬克思主義原理的研究(由此生成兩大理論的對立:馬恩對立説、葛蘭西與列寧對立説),對蘇聯馬克思主義的批判,對現代工業社會理論,理清這幾個方面對研究新馬克思主義有著重要的意義。

  

  李教授認為德國現代哲學與新馬克思主義思想有著密切聯繫,如德國左派哲學即德國“新馬克思主義”,特別是與他合作多年的哈貝馬斯的新理論對我們的研究有著可貴的參考價值。在談論新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指導思想及意義時,他強調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學習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必須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入手,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堅持結合國內外新的實際發展馬克思主義。他認為,新馬克思主義對西方社會問題的剖析為當今中國社會問題解決提供了借鑒,有助於我們更加深入地認識資本主義,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此外,他認為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既沒有走資本主義道路,也沒有走蘇聯式的社會主義道路,而是走了“第三條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偉大的創舉,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與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慶20週年系列講座”是為了慶祝學院成立20週年而舉辦的一系列學術講座,是面向全院、全校及全社會公眾的公益性講座。作為講座的組織方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是中國最早建立的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之一,20年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培養了6000余名各類畢業生,成長起來許多學養深厚、影響深遠的專家和學科帶頭人,被譽為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教學的高地、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的“工作母機”。值此院慶之際,召開系列講座,不忘學院成立初心,致力於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楊戲戲)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