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冰雪産業醞釀黑龍江轉型之春

2016-12-16 10:47:37|來源:新華網|編輯:谷士欣

  新華社哈爾濱12月15日電 題:冰雪産業醞釀黑龍江轉型之春

  新華社記者王春雨、李建平、強勇

  在東北經濟奮力轉型中,以冰雪旅遊為代表的冰雪産業如“白色旋風”席捲黑龍江省,並帶動文化、體育、裝備製造等産業深度融合發展。被譽為“冰雪之冠”的黑龍江省,正著力鞏固和保持全國冰雪第一大省地位,蓄勢迎接老工業基地涅槃的春天。

  黑土地“覺醒”: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

  潔白的雪花伴著暮色從天際飄落,在大紅燈籠的映襯下顯得婀娜多姿,為“中國雪鄉”裏的“雪屋”“雪松”增添了生機。來自海內外的遊客,操著不同口音在這個“童話世界”裏追逐、嬉鬧著,各種歡呼聲、感嘆聲匯聚成雪鄉上空動聽的“冰雪之歌”。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生活在這片黑土地上的人們終於意識到,千百年來被他們視作劣勢和短板的冰雪和寒冷竟然蘊藏著巨大的潛力。擺脫“貓冬”習俗,人們不再羨慕南方的冬陽和煦,開始打造北國的冰情雪韻。

  大興安嶺“北極”聖誕,齊齊哈爾雪地觀鶴,牡丹江秘境冰湖,伊春林都馬拉松……“今年龍江冰雪就要突出視覺衝擊力。”黑龍江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錫東光信心滿滿。

  冬泳、冬捕、冬釣,滑冰、滑雪、冰壺……“全省精心打造了‘賞冰樂雪’系列活動絕對讓你‘嗨翻天’。”黑龍江省體育局局長楊濤激情洋溢。

  鄂倫春族樹皮畫與俄羅斯油畫爭艷,二人轉與高雅音樂同臺……“我們要用唱冰雪、畫冰雪、秀冰雪攪熱這個冬天。”黑龍江省文化廳廳長張麗娜豪情滿懷。

  巧打“冰雪牌”:“冷資源”轉化為“熱産業”

  蔚藍的天空下,一條長達5公里的雪道從亞布力海拔1374米的山頂垂下,宛若飛龍。一群身著鮮艷滑雪服的滑雪者從山頂俯衝而下,享受起中國最長單條雪道的驚險與刺激。

  亞布力是哈爾濱市郊的普通小鎮,卻因擁有亞洲首屈一指的多等級雪道蜚聲海內外,成為我國滑雪産業的“領軍者”。亞布力的成功只是黑龍江發展冰雪産業的縮影。

  “冷資源”咋能變成“熱産業”?農民們説,可以種植“寒地花菇”,出口到世界各地;工人們説,可以研製新型壓雪機、造雪機,打造中國冰雪裝備研發製造基地;商人們説,可以舉辦冰雪經貿論壇,擴大對外商貿合作;IT創業者們説,可以發展雲計算,節能又降耗。

  近年來,黑龍江省通過對冰雪産業擴量升級,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促進冰雪旅遊、冰雪文化、冰雪體育、冰雪教育、冰雪裝備製造等産業深度融合發展,全面提升冰雪産業層次,實現龍江冰天雪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同步提升。

  “冰雪故里”:以“冰雪之美”禦“經濟之寒”

  大慶油田減産、能源價格不景氣、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全面停止,面對新常態,坐擁林海雪原的黑龍江省面臨一系列發展的新挑戰。

  只有轉換舊理念,才能孕育新動能。

  “在過去,企業家到黑龍江投資建廠有怕冷的顧慮,現在冰雪反而成了我們這裡招商引資的‘賣點’。”黑龍江省一位幹部説,今年初,哈爾濱冰雪節期間舉辦的寒地博覽會,簽約額達5.5億美元。

  近年來,黑龍江各級黨委政府把冰雪旅遊産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在政策、資金、項目上給予支持。省委、省政府從品牌打造、産品體系、資源合作、行銷策略對一些冰雪産業進行全新包裝和升級,推動全省冰雪經濟蓬勃發展。

  冰雪經濟引發的強大“蝴蝶效應”,給處於爬坡過坎關鍵期的黑龍江增添了新動力。在冰雪經濟帶動下,冬天到哈爾濱的機票、火車票變得緊俏,住宿賓館一房難求。今年春節黃金周,全省實現旅遊收入107億元,同比增長13.6%,冰雪産業對經濟增長貢獻越來越大。

  “相對工業增速回落造成的經濟下行,以冰雪旅遊、冰雪體育為代表冰雪産業,無疑是解決東北等‘工業老區’改革陣痛的上佳選擇。”哈爾濱市社科院旅遊發展研究所所長王晶説。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