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彝鄉石林“精確滴灌”扶貧 煥發“阿詩瑪文化”非遺生機

2016-12-17 01:56:40|來源:光明網|編輯:靳松

  彝鄉石林“精確滴灌”扶貧 煥發“阿詩瑪文化”非遺生機

  ——“六個精準”脫貧成效讓各族百姓綻放笑顏

  

  彝族第一村 上趙公莊村成為石林美麗鄉村建設典型

  光明網訊(廖廓 楊銀東)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位於昆明市東南部,距雲南省省會——昆明78公里,總面積1719平方公里。全縣轄1個街道3個鎮1個鄉,89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25.8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8.37萬,佔35.4%,是昆明市3個民族自治縣之一。

  石林縣轄區內的“石林風景名勝區”是“世界自然遺産”“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

  石林也是中國“阿詩瑪”的故鄉,以“阿詩瑪文化”為代表的彝族文化內涵豐富,被譽為“歌舞之鄉”、“摔跤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現代民間繪畫之鄉”。彝族撒尼語口傳敘事長詩《阿詩瑪》、《彝族大三弦舞》、《彝族撒尼挑花》、《彝族摔跤》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近年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切實加大力度推進扶貧開發的指示和黨中央、雲南省、昆明市提出的脫貧總體目標,石林縣出臺真招實策,緊緊圍繞“六個精準”要求,全面整合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大資源”,圍繞脫貧總體目標和産業扶持、安居建設、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能力素質提升、金融支持“六個到村到戶”及“五個一批”具體要求,立足少數民族聚居區實際和貧困村建設現狀,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有效實施“精確滴灌、精準扶貧”戰略,加大對貧困人口和邊緣貧困人口的扶持力度,有效改善了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生産生活條件。

  對此,石林縣委書記冉德濤表示:“石林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在聚焦彝鄉文化上做足文章,攥緊“阿詩瑪之鄉”非遺文化這個核心,改“大水漫灌”為“精確滴灌”,掘“文化富礦”,強“旅遊經濟”,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目標要求變成實實在在的成效,更好地體現在老百姓的腰包裏、體現在老百姓的笑臉上。”

  2016年,石林縣按照打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標兵”和“國際知名旅遊勝地”的奮鬥目標,統籌文化産業培育、新農村建設、以旅哺農、生態美縣、小集鎮建設,扶持“五個一千萬”專項資金和其他少數民族發展、扶貧開發等各類專項資金,在3個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4個省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村,重點實施産業發展、農村危房改造搬遷、鄉村旅遊建設、村級道路暢通、五小水利建設、農村飲水安全、農村電力保障(村莊亮化)、農村衛生設施建設、農村公共活動場所建設、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扶貧到戶貸款、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扶貧示範村建設等“14項工程”。截至目前,石林縣先後投入扶貧專項資金5650.8萬元,實施精準扶貧項目110多個,相關扶貧項目完成率達96%。

  石林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勤勳表示:“通過實施精準扶貧項目建設,石林縣將確保2016年年底前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脫貧出列,442戶1187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地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準,並鞏固提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後的穩定增收和持續發展,實現脫貧、摘帽、增收3個主要目標,努力實現2017年與昆明市同步在雲南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全力完成2020年以前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邊緣貧困人口穩定增收的總任務。

  在抓好石林縣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石林縣投入資金300余萬元,對口幫扶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雞街鎮、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則黑鄉實現脫貧,不讓一個民族兄弟掉隊,真正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要求落到實處。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