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2016中國故事】中國積極探索新模式"迎戰"老齡化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洹星):遠離家鄉,獨自在外打拼的人是否想過如何去贍養自己的父母。每個人都有衰老的一天,是否應該為自己的養老問題早做準備。當前,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這些問題正逐漸凸顯出來。為了迎戰老齡化,中國各方正在積極行動,不斷探索、嘗試新模式,讓更多民眾“老有所依”。
“面對養老,你做好準備了嗎?”對於這個問題,記者在北京街頭隨機做了一番調查,回答五花八門:
“父母老了將來肯定是我全包。自己老了就無所謂,孩子管也行,不管也行,自己去養老院一住得了,想的特別簡單。”
“最好現實一點買個養老保險啊!”
“養老有養老金嘛!”
“我現在在外面和朋友一起打工,跟小孩不住在一起,如果現在不幹了,我肯定要和小孩住在一起。”
“如果有條件我肯定以房養老,如果到最好靠小的照顧你不現實,因為獨生子女要照顧雙方的老人,你總會碰到這個問題。”
數據顯示,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達到了2.22億,將近總人口的六分之一。中國不僅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在這些老年人中,空巢和獨居老年人已經接近1億人。由於老年人口多,空巢老人多,養老資源緊缺,在大城市裏甚至出現了養老院“一床難求”的現象。
家住杭州75歲的張女士告訴記者,由於孩子工作繁忙,自己已經獨自居住多年,但是近來感覺身體越來越差,她就想住進離家不遠的養老院,可是到養老院一打聽她才知道,要想住進去,自己還要再等80年:“我上次打了個電話給他,我已經登記過了,什麼時候可以到你的養老院,他説你是第800號,我説你一年能進多少?一年才十個,800個我要等到什麼時候,80年,我這個年齡怎麼進來呀!”
為了解決養老資源短缺問題,各方都在積極努力。在北京,一種叫做社區養老驛站的模式正在被推廣。
徐先生家住北京市豐台區,去年家門口開了一家養老服務驛站,起初他只是知道這個驛站可以提供上門送餐,請家政人員上門搞衛生等服務。隨著接觸越來越多,子女不能經常陪伴在身邊的徐先生發現自己已經越來越依賴這家養老驛站了:“比如就醫,需要去醫院,孩子不在跟前,就請他們陪著我們去。”
據了解,北京推廣的養老服務驛站提供生活照料、呼叫服務、助餐服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和心理慰藉六項基本服務,有條件的驛站還會開展康復護理、心理諮詢、法律諮詢等延伸性服務。
據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介紹,今年北京市計劃建設150個社區養老驛站試點,力爭到2020年,全市建成2000個養老服務驛站和老年活動場站,其中包括1000家養老驛站,為老年人居家養老提供便利條件。
在“互聯網+”時代,隨著智慧終端、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加快了互聯網與健康養老産業的融合創新發展。“互聯網+”將重點從智慧健康産品、在線健康服務和智慧化養老服務三個方向出發,提高健康養老資源利用效率。
浙江烏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立了中國首家基於長期照料體系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用互聯網、物聯網和雲技術,開創了一種“線上+線下”的居家養老新模式。據烏鎮“智慧養老”項目負責人韓紀江介紹,技術手段真正的價值在於可以有效了解老人的需求,從而滿足這些需求:“線上我們增加了網上雲平臺,醫療網上服務雲平臺。線下是衛生服務站相結合,老人的慢性病、平時的健康管理更多是在我們這樣的中心,在他家門口,在他平日養護過程中就可以實現。老人到我們中心來,可以在我們中心做了健康監測,做了以後可以在他的健康報表數據拿到這邊給到我們線下的醫生進行現場的問詢,甚至通過網上跟專家進行會診,同時在這也可以進行治療和拿藥。”
在中國2億多老齡人口中,六成左右生活在農村,而隨著農村進城務工人數的增加,近幾年農村空巢老人比例也已接近半數。農村養老正在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今年2月,一個名為“幸福老人村”的項目正式在上海市松江區葉榭鎮運行。
據了解,“幸福老人村”利用村內閒置的宅基地房屋,改造成現在的社區結構,“幸福老人村”在保留原有鄉村氛圍基礎上,讓當地老人過上熟悉的養老生活。此外,與許多養老機構不同的是,“幸福老人村”植入一系列公益項目。比如,每天開放免費早餐名額,周邊75周歲以上老人都可來享用早餐。入住費用由政府補貼和愛心人士捐助等項目。
據松江區民政局局長劉彥介紹,目前松江區已經著手將這一模式引入到松江其他村鎮:“目前已經有2-3個在籌建,他們在走公建民營模式,就是政府和村委會把基本設施建設好,委託社會組織來經營管理,這是一個可複製之路。”
北京大學教授陸傑華表示,目前,90%的中國老人依賴居家和社區解決養老問題,今後還需要鼓勵、完善這兩種養老方式:“從未來發展和中國人養老觀念看,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如何提質、提速,可能是比機構養老更重要的問題。比如,北京就提出建立社區老人招待中心、家庭養老床位的設想,都是下一步的改革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