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如何看待此次日俄首腦會談?

2016-12-19 13:45:5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12月15-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山口縣的長門市以及日本首都東京分別會面,雙方雖然達成了一些經濟協議,但是在日本所追求的“領土返還”方面卻一無所成。

  執政的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也顧不得安倍的面子,坦言“大部分國民感到失望”,更有執政黨議員直白“這次是被俄羅斯耍了。”是的,某種意義上,日本安倍確實時被俄羅斯“耍”了。但要問的是,安倍不是傻子,難道他自己不明白嗎?

  在2013年執政之初,安倍誓言要在其任期內解決日本外交的兩大難題:所謂的朝鮮綁架日本人質問題以及北方四島問題。信心滿滿的安倍首先拿人質問題開刀,但在幾番波折之後,人質問題偃旗息鼓,顯然現在已經被安倍丟棄,之後,安倍就將矛頭對準了北方四島問題。針對四島,普京在赴日訪問前説得很明白,俄羅斯與日本之間並不存在領土問題,認為有領土問題的只是日方,這個立場,實際上已經決定了普京這次訪日在領土問題上不可能有任何結果。

  那為什麼日本認不清這個形勢呢?

  首先一個原因,那就是日本外交常常過度以自我為中心,這是造成在日俄關係上日本始終出現偏差的最重要的原因。俗話説,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日本並非忽視對俄羅斯的立場的觀察與分析,但要命的是,日本常常按自己的慣性,從自我的角度來分析俄羅斯的立場。

  簡單地説,日方在分析俄方立場的時候,就有意無意地偏向於向實現日方目標的方向靠近。一個很明顯的例證就是對普京的色彩的判定。很長一段時間,日本人將普京描繪成一個“親日派”,普京在談到日俄關係、甚至在涉及北方四島的時候,有過一些模糊的表示,比如在2012年野田佳彥擔任日本首相的時候,普京曾經引用他擅長的柔道的術語,説了以“平局結束”,日本前首相、多次擔任日俄間特使的森喜朗等人就很樂觀地將此解釋成“平分北方四島”,但經過幾次確認,實際上普京的意思並非如此,讓日本空歡喜一場。再有就是日本單相思地給俄羅斯領導層以“色彩判定”。如上所述,日本將普京設定為“親日派”,而同時卻將與普京搭檔輪流擔任總統、總理的梅德韋傑夫視為“反日派”,甚至渲染俄最高領導層在對日態度上存在嚴重分歧,所謂的“證據”就是梅德韋傑夫曾經多次登陸屬於四島之一的國後島,被視為對日強硬。因此,日方在對俄工作中,將普京作為重要突破口,2012年7月送秋田犬給普京,2014年不顧西方對索契冬奧會的抵制安倍親赴索契與普京會晤,這些柔軟到甚至諂媚的做法,目的就是取得普京的歡心。甚至在普京訪日之前的一個月,與安倍關係親密、熟悉日俄關係的鈴木宗男前議員還在鼓吹應實現先歸還齒舞、色丹兩島,顯然那個時候日本上下還是充滿著樂觀的。但最終的結果,讓日本多年來自我製造出來的迷夢破滅。

  第二個原因,就是對自身的力量有太大的自信。安倍在上臺以後,推出所謂的戰略外交以及“俯瞰地球儀外交”,他將俄羅斯設定為與日本“戰略利益一致的國家”,目標是要拉攏俄羅斯、對抗中國。日本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但頭腦清醒的人都會問一句:俄羅斯憑啥要聽你日本的?國家與國家間談判地位的差別,國力的強弱是基礎,國力強的很容易佔據優勢,就這一點來説,顯然俄羅斯地位較強。同時,看對對方的所求。對俄羅斯而言,對日外交有兩個目的,一是打破西方的“反俄統一戰線”,日本正是這個統一戰線的“軟弱部位”;二是吸引日本對俄羅斯的投資,擴大日俄的貿易,為俄羅斯帶來經濟利益。而日本對俄外交,目的最重要當然是領土,另外一個則是企圖拉俄抗中。顯然,日方的目標更為龐大、也更為艱難。在國家間的關係中,談判地位的不平等勢必造成一方對另一方“有所求”,顯然日方對俄方更有所求,再加上四島現在在俄羅斯手中,所以俄方佔據了絕對的主動。而日本的問題就在於,在力量不足、談判地位低下的條件下,認為自己能夠搬動俄羅斯這塊大石頭,讓對方“歸還”四島中的至少兩島,這顯然是一種對自身能力的過大的自信。

  第三個原因,與日本的政治有很大的關係。日本國內目前的政治氣氛很“悶”,安倍這幾年的執政支持率一直比較高,在幾次國會選舉中也均獲得大勝,所以政治地位比之前的內閣要強不少,政府內、執政黨內對安倍也幾乎採取了無條件屈服的態度,同時,日本媒體也逐漸失去獨立性,大部分媒體不敢説真話,而為安倍抬轎子、吹捧安倍政策的媒體則越來越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的外交就缺少了自我糾正的機會,最終的折戟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光在對俄外交上,在對華外交上,日本也是同樣的問題。這次對俄外交的失敗,如果能夠讓日本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對日本的國家利益還是有利的,但積弊已深,如同在對華外交上一直堅持錯誤的道路一樣,日本的外交整體,恐怕短期內都難以轉換軌道。(霍建崗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