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航器事件解決,中美誰該反思
中國軍方星期二在南海向美國軍方交還了一具無人潛航器,該潛航器是中國海軍一艘救撈船上個星期四在南海上發現,並作為不明裝置帶走且進行識別查證的。美方稱事發地點距菲律賓蘇比克灣50海裏,並指中方這一做法“不符合國際法”。
中美軍方在處理這件事的過程中都保持了克制,使得事情幾天內就得到解決。這反映了兩國政府和兩軍雖對南海局勢有不同認識,但雙方都願意以合作的態度解決糾紛,不希望偶發事件在缺少管控的情況下升級為某種危機。
美國一些媒體質疑美國軍方這次的表現“太軟”,宣稱讓事情這樣了結會損害地區盟友對美國的信心。個別美國媒體甚至主張要求中國道歉。
要説情緒,中國社會的情緒要比美國那邊大得多。在中國公眾看來,美方到中國周邊搞海洋情報是對中國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事發地點雖不在中國領海,但那裏離中國比離美國近了不知多少倍。如果美方認為它在那裏從事軍事情報活動對美國很重要,那麼它就應想到,中國人對那一帶發生什麼有更高關切度。
雖然中國媒體沒有大加炒作此事,但很多中國人的樸素感受是,潛航器就不該還給美國。當然了,我們知道事情不能僅僅由著我們一方的想法來,所以我們尊重中國外交團隊和軍方做出的決定,接受中方與美方達成的妥協。
中美交往不僅要符合國際法,雙方行為在做到合法的同時,還要儘量合情合理。美軍在中國周邊大肆蒐集情報,不管符不符合國際法,都構成了對中國利益的實際損害,這種搞到別人家門口的咄咄逼人是一目了然的。中國不可能任美國的偵察觸角不斷蟄我們,而我們麻木不仁,毫無反應。
中美軍事摩擦幾乎都發生在中國周邊,而且大多發生在美方偵察系統與中國抵制它們偵察的力量之間。雙方總是就發生摩擦時的“專業性”問題各執一詞,因為國際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只能通過中美軍方的管控來避免事端。
然而只要美軍對中國抵近偵察的總體策略不變,雙方近距離的遊戲就無法減少,雙方對分寸的爭執説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出現。這當中根本就不存在中方展示強硬的問題,中方永遠都不希望美國對中國周邊進行“戰場環境偵察”,危及中國潛艇的安全。這一態度今後也不會變。中美需要做的大概是都要面對對方的態度,耐心地相互磨合。
美方要很清楚它是這些糾紛中的戰略進攻者,而中國是戰略防禦者。美方在這樣的態勢下不能逼中方太甚,這是華盛頓無論有多大優勢都不能忘記的。
非常可笑的是,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要求中國就潛航器事件“向國際社會做出解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回答是,“日方太操心了,這件事與日方有關係嗎”。日方在一旁跳得比誰都高,成為嫌事情太小、非要看更大熱鬧,甚至想親自上手的“吃瓜群眾”。日本互聯網上有人問,中國把潛航器還給了美國,如果是日本的潛航器,中國還會歸還嗎?這樣的心態真是太逗了,不妨日本人親自來試一試,答案就清楚了。
亞太和平需要中美的合作,兩國的分歧越多雙方合作就越重要。輿論可以由著性子來,但中美官方必須表現出責任感,做和平與穩定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