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移動支付讓“智慧交易”更可愛 普通人消費偏好促中國成全球第一大移動支付市場

2016-12-21 17:55:4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甘肅的烤肉小館也可以用移動支付的方式選購羊肉串,三天后送達全國 .李晉攝 

  根據調查,中國內地有近六成的互聯網消費者每週都使用移動支付 

  Apple Pay、Samsung Pay等“雲閃付”家族成員,都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青睞。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林維、柳青):來自中國的支付寶服務將於年底在捷克開通,而此前,法國、德國、芬蘭等不少歐洲國家都已經開始使用中國的移動支付平臺了。幾年前,中國人還無法想像不用現金或銀行卡交易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但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出行、吃飯、購物、看病……大到買機票出國、小到買包子羊肉串,整天不需要付一分錢現金的生活已經成為現實。移動支付的“普惠”性質,還為小微企業的“互聯網+”轉型創造了新的機遇。帶來便捷的同時,政府、銀行、移動運營商和平臺等各方也正積極思考如何確保其安全性。專家更有頗為“玄幻”的預言:隨著移動支付的發展,未來,“支付”作為交易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有可能消失……圍繞著中國消費與移動支付,現實運用中有喜與憂,預言預測裏有真與幻。

  在北京市東城區一家不足4平米的早點攤,即使是兩個包子,也可以成就一場充滿人情味的交易。

  “老闆:現在有包子、肉餅、餡餅。”

  “顧客:包子多少錢?”

  “老闆:1塊5一個。”

  “顧客:要兩個包子。”

  “老闆:我幫你熱一下啊。”

  “顧客:你們這裡可以微信支付是吧。”

  “老闆娘:可以支付,掃一下就行。有三個支付方式呢,隨你掃,支付寶、微信都可以掃。

  “顧客:包子這麼少錢也可以支付吧?

  “老闆:一毛錢都可以,這支付不管多少錢都可以。”

  “顧客:現在真方便。”

  攤位老闆告訴記者,他從兩年前開始採用二維碼掃碼付款的方式收費,得到了年輕客戶的歡迎。説起移動支付的便利和優惠,他如數家珍。“現在沒人帶錢了,有手機一掃就可以,不管多少錢都可以,多方便。現在這邊的店舖都這樣。還有每個星期五(賬號)都返錢,積分返錢;而且每年的8月8日是世界無卡日,那天優惠80%-90%,比如你消費10塊錢,只需要付1-2元。反正現在年輕人基本上沒有給現金的,中學生、上班族都掃這個,你看早起排隊,都是拿手機掃的。我們最高峰一大早掃這個700-800塊錢,現金就收100-200元。”

  像這位老闆一樣引用移動支付方式的小商販在中國越來越多。這也意味著,移動支付的場景已從傳統的大商場、電影院等公共場所“滲透”到了街邊小吃攤和菜市場裏的小商鋪。統計顯示,有84.9%的中國網民使用過移動支付。而根據調查,中國內地有近六成的互聯網消費者每週都使用移動支付,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這個數據也達到32%。

  有人用“無處不在”來形容移動支付在中國“廣度的延伸”,而助力商家實現“互聯網+”轉型,則被視為是移動支付“深度的拓展”。

  北京頗具知名度的餐飲企業金鼎軒的高級經理邱兵説,引入移動支付功能,不僅能有效降低經營成本,還可以依靠大數據進行精準行銷。“我們通過支付寶的大數據,向生日7天以內的金鼎軒的會員——之前通過支付寶消費過的顧客就即時成為會員,推送了一個生日權益的券。根據我們後來的統計,這個券不僅有拉動‘回頭客’的效果,而且超過16%的顧客在接到生日券之後都會到店裏來用這個券,所以效果還是很可觀的。”

  95%的中國網友將兩個平臺作為移動支付的工具:支付寶和微信。前者就是經理邱兵提到的,實名用戶已超過4.5億;後者的支付用戶也達4億。

  這些平臺如今已不局限于提供支付服務本身,而是打通支付、流量、會員、行銷等環節,利用支付數據為商家提供一體化服務。據支付寶工作人員錢瑋鈺女士介紹,移動支付平臺能給商家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有助於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我們有面向小商家的支付寶收款的産品,對於商家而言,是幫助他們來承建數據和信用。這個作用是未來如果他需要理財或貸款等金融支持的時候,這些數據和信用就能幫助到他。”

  中國已被公認為是全球第一大移動支付市場。這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本。今年,以支付寶和微信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依託社交工具和強力線下推廣,已成功挺進三、四線城市,並進軍農村市場。而從2015年起,移動支付“滲透率”最高的省級行政區,出人意料地集中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肅等經濟相對欠發達的西部地區。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5.54萬億人民幣。

  另一方面,“國家隊”也不甘落後,央行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移動支付金額超過116萬億人民幣。根據央行的部署,到2017年5月,所有POS終端都將支持非接觸支付功能。處於中國銀行卡産業核心和樞紐地位的中國銀聯,今年就繼續利用“雲閃付”搶佔市場——手機綁定銀行卡後,“雲閃付”可以實現不需要“解鎖、亮螢幕、打開APP”等步驟,直接在POS前刷手機支付的“神奇功能”。Apple Pay、Samsung Pay等“雲閃付”家族成員,也都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便捷性,被視為是移動支付的“核心動能”。但在中國銀聯電子支付研究院院長徐燕軍看來,便捷性和安全性並重,是移動支付未來提升的方向。而作為交易中的一個環節,支付,竟有可能會消失!“移動支付環節一個最大的變革,可能就是支付環節的徹底消失——在服務獲取過程當中,有形的刷卡、確認這個動作的消失。各行各業在用移動支付過程中,怎麼能夠更好地和行業結合,提供行業垂直一體化的一些服務場景,怎麼跟用戶的服務場景結合,使得他們能夠更便利地獲得一些服務。現在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能力的出現,便捷和安全可能下一步會成為移動支付同步提升(的關鍵)。”

  而如今,保障移動支付安全和風險監控的責任,很大一部分是落在支付平臺上的。和支付寶同樣隸屬於阿裏旗下的“螞蟻金服”,主要為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其安全部工作人員彭派説,技術的智慧化,可以有效保障消費行為的安全。“我們的安全是有一整套的防範和保障措施的。其中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是一個智慧風控系統,它是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風控大腦。舉個例子,比如説週一早上在北京有一個支付寶的用戶,他可能在東四環上做了一筆交易,5分鐘之後他在西五環又做了一筆交易,可能第二筆交易就會被系統叫停,因為系統會判斷這麼短時間你不可能在早高峰時期從北京的這邊移到那邊,很可能這個號碼就存在安全風險,我們就會先把賬號做凍結處理。除此之外,還有一套對犯罪分子進行打擊的團隊,會和警方合作,對涉及危害賬戶安全的行為進行線下打擊。”

  而中國最高立法機關本週正在審議《電子商務法》草案,著重加強電子商務交易保障、注重電子商務數據信息開發利用和保護等,都在草案中有明確規定。工信部下轄的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互聯網研究所副所長陸峰建議,有關部門還應建立健全網絡信用懲戒機制。“必須要建立一個網絡信用的懲戒機制,在實名制環境下,讓大家要珍惜自己在網絡的使用權。如果做犯法的事,以後就會被剝奪權利。平臺本身已經在加強監管了,通過客戶的舉報,騙子就會列入黑名單,列入黑名單之後相應的權限就會受到限制。但話説回來,更關鍵的是要提高老百姓使用觀念的安全。”

  從櫃檯購物到電子商務,從找零算賬到移動支付,13.7億中國購物者的需求和偏好,影響著全球消費、支付和金融模式的變化。全世界的市場調查公司都熱衷於預測未來中國移動支付的規模將有多大、可能會發生哪些轉變。想想中國的移動支付交易額在2012年到2015年的三年間,就實現了700倍的增長,便不難明白,如此熱衷,是因為正確的預測,將帶來豐厚的回報。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