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柏林恐襲是歐洲局勢動蕩和債務危機的綜合結果

2016-12-21 17:29:5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春曉

德國柏林聖誕集市被襲擊現場(資料圖)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黎萌)德國柏林聖誕集市慘劇已經被定性為恐襲。儘管真兇目前仍然在逃,但總理默克爾已表示,襲擊者或為前來德國尋求庇護的難民。那此次為啥選擇了德國?包括此前的法國、比利時,近年來歐洲主要國家何以恐襲事件頻發?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前駐德國記者、歐洲問題評論員孔傑對此認為,這一次恐怖分子將襲擊目標選擇在德國首都柏林,應該説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並不是臨時起意。聯想到今年七月份,法國國慶日尼斯所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能夠看得出來,本次襲擊者如果不是上次襲擊者的同謀之一,就必定是採取了模倣方式,而且手法上更為嫺熟高明:不再是自殺式的攻擊,而是選擇截取重型車輛進行作案,在混淆視聽的同時,為自己贏得脫身的時間。

  聖誕節是西方最為重要的節日,類似于中國的農曆新年。孔傑對國際在線説,選擇在這個時候發動襲擊,對民眾的心理打擊要更為巨大一些。尤其德國人每年聖誕節期間開設的聖誕市場,就如同中國的廟會一樣,人頭攢動,熱鬧有加,這個時候發動襲擊所帶來的傷亡也會最大。而另一方面,作為人之常情,在節日氣氛相對濃郁的時候,人們的戒備之心也會相對較低。

  孔傑表示,相比較其他發達國家地區而言,近年來,歐洲局勢比較動蕩。歐債危機的持續發酵,使得歐洲經濟情況遲遲得不到好轉。在這種情況下,右翼勢力的抬頭和排外,使得本地人和移民之間的矛盾與日俱增。加上去年開始的難民潮,一方面將這種矛盾擴大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安全情況惡化,讓一些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他説,從政治層面來看,英國的退歐,使得很多人對歐盟的未來産生了困惑,這也讓原本就比較鬆散的歐盟內部各種合作更加艱難。對於歐洲整體反恐形勢來説,需要的是一個強有力的跨國合作組織,能夠有效進行情報上的交流,但是比較遺憾的是,目前我們看到的更多是各國各自為戰。“這也就給了很多擁有合法身份的恐怖分子更多可乘之機,使得流竄作案成為一種可能。”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對國際在線表示,這幾年歐洲的恐怖襲擊事件不斷發生,尤其是穆斯林人口占比較大的法國(約佔1/10),還有比利時等。他們利用申根協定的人員自由流動,很容易就滲透到了歐洲的心臟地帶。加上法國曾經殖民過北非,所以順著法語區就來了。

  為什麼這次選擇了德國?王義桅説,因為德國接收的難民最多,以前是瑞典多。來了之後跟當地居民發生了矛盾和衝突,德國人認為難民影響了他們的生活水準。因為德國人是很認真的,對涌入的難民也都盡力提供好的安居條件,甚至參照自己的生活標準來做安排,不是簡單搭個棚子就算安置了難民。這樣當然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而傳統上日耳曼民族比較排外,所以,這個過程中德國人和難民的摩擦在所難免,有的還相對激烈。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