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等風來”到“不靠風”,科學識霾治霾還有多遠?

2016-12-23 13:58:58|來源:新華網|編輯:韓基韜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新媒體專電 題:“等風來”到“不靠風”,科學識霾治霾還有多遠?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魏婧宇

  12月22日,深陷霧霾侵襲的京津冀地區終於見到了多日不見的藍天。隨著冷空氣的到來,瀰漫多日的霧霾終於消失。大家天天“等風來”,最終伴隨著風,霧霾消散。霾與風究竟有怎樣的關係呢?如何才能更加科學地識霾治霾?

  “沒有風才有霾”,是這樣嗎?

  16日起,今年入秋以來最大規模的霧霾“突襲”北方多個城市,華北、黃淮地區的12省市深陷“霾伏”,京津冀等6省市23個城市同時亮起紅色預警。

  過去一週,看著霧霾籠罩下的城市,有不少網友表示不解:既然公開數據顯示,每天污染物排放量都是差不多的,霾怎麼突然就來了?還有網友猜測:是不是不颳風才使霾不斷堆積的?

  呼和浩特市環保局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科科長白金説:“霾的形成,一是因為污染物的增加,二是因為靜穩天氣導致污染物擴散條件變差。”

  白金介紹,垂直逆溫和水準靜向風共同導致靜穩天氣的出現,靜穩型重污染天氣是指由於出現持續不利於擴散氣象條件導致污染物大範圍積累,最終可吸入顆粒物達到重污染水準。靜穩型重污染天氣主要出現在10至12月份,就是霧霾高發的秋冬季。

  不少專家介紹説,靜穩天氣空氣狀態相對穩定,因此不容易讓人察覺有風的存在,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無風導致有霾;但其實不是因為“風沒了”更容易出現霧霾,而是“風慢了”更容易出現霾。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中指出,風速減小,已成為導致霧霾天氣出現頻繁的原因之一。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風速都呈減少趨勢,平均每年減少0.01至0.05米/秒,部分地區平均風速每年減少超過0.05米/秒。

  風來了霾一定會走嗎?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楊學祥介紹:“氣壓的不均勻性導致氣體運動,形成大氣環流。空氣流動是由於氣壓不均衡導致的,空氣從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如果局部是低氣壓區,周圍的空氣會裹挾著污染物向這片區域流動,使污染物濃度上升。反之,如果局部小高壓增強,污染物會向四週擴散。”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張時煌等專家曾撰文指出,氣壓對京津冀地區空氣品質有顯著的負效應作用。

  專家們介紹,霾的來去,表面上看與“有無大風”關係密切,但透過表像看本質,其實“霾要走”是因為氣壓變化導致空氣對流加強,風只是空氣對流強烈的一種結果。

  區域間的空氣對流,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空氣中污染物的擴散也不受地區限制。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認為,京津冀大氣重污染,主要是本地積累加上外地傳輸導致,其中京津冀地區自身的排放量對PM2.5污染的“貢獻”為70%左右,周邊省市的區域傳輸佔30%左右。

  不少專家表示,掌握霾的流動性,區域聯動治霾才是上策。京津冀聯合治霾行動開始後,今年前4個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地級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超過14%。

  科學識霾治霾才是長遠之計

  不少受訪專家認為,霧霾來,不是完全因為無風;霧霾走,更不能依靠起風。大規模的霧霾雖已消散,但要正確認識風與霾的關係,才能更好治理霾。科學識霾,根據自然規律、運用科學方法治霾,才是長遠之計。

  有些專家表示,治霾的關鍵和前提,在於摸清污染家底、追因溯源。要識別污染源、列出污染清單,才能夠從根本上進行對症下藥。

  不少環保部門人士建議,治霾要有科學的態度,要建立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區域聯動一體的應急響應體系,要用科學和信息化的手段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共享環境監測數據,共同開發應用系統。

  國家環保部表示,國家正在推動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的建立,並逐步加強區域重污染天氣預警體系建設,集中國家和區域各省市在輿論宣傳、環境監測、氣象預報等方面資源優勢,構建區域聯動一體的應急響應體系。

  每一次重污染天氣的過程,都是我們更科學認識霧霾、尋求更有效治理辦法的機會。從“等風來”散霾,到治霾“不靠風”,需要的是科學的認知與行動。

標簽:霧霾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