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改進政績考核 以生態文明建設論英雄

2016-12-23 13:20:4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范琪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肖中仁):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2日對外發佈《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新《辦法》明確要突出公眾獲得感,對各省區市實行年度評價、五年考核機制,考核結果將作為黨政領導綜合考核評價、幹部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

  資源環境生態問題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瓶頸制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明顯“短板”。新《辦法》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採取評價+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這也是中國首次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介紹説:“‘十八’大以後,推出五位一體(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的地位放在了比較突出的地位。過去的評價考核是偏GDP的,要轉變執政理念,突出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新的目標體系和新的指揮棒,這就需要在整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指導下,要建立一系列制度之下的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

  新《辦法》明確,年度評價主要評估各地區的資源利用、環境品質、生態保護、增長品質、綠色生活、公眾滿意度等方面的變化趨勢和動態進展,生成各地區綠色發展的指數。年度評價結果將納入目標考核。

  目標考核每個五年規劃期結束後開展1次。內容主要包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中確定的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以及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生態文明建設重大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北京大學城市環境學院教授王學軍介紹説,新《辦法》將在資源環境生態領域有關專項考核的基礎上綜合開展,體現了集成、簡便易行、不過度增加負擔等特點。王學軍説:“現在對於官員的考核越來越多,從其他的角度也有很多的考核,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所以這個考核既要體現它的重要意義能起到指揮棒的作用。同時,又不應該給地方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因為這個考核是需要花很多人力物力時間的。因此,這兩個方面要權衡,考核指標體系設計要合理,不能太複雜,一定要發揮指揮棒的作用。”

  新《辦法》還採用百分制評分和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等相結合,結果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考核優秀地區將受到通報表揚,考核不合格地區將被通報批評。對於生態環境損害明顯、責任事件多發的地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負責人將被追究責任。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表示,這將促使官員們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更加關注生態文明建設。王毅説:“按照百分制來打分,在這個目標考核體系的基礎之上,要結合領導幹部的自然資源的離任審計、環境保護責任的離任審計、責任賠償制度、環保督查等綜合評估形成報告,並向社會公佈。這樣有利地引導領導幹部更加關注生態文明建設,更加關注老百姓對環境保護和環境品質的感受度。”

  針對中國各地的情況不一、差異很大的情況,新《辦法》將結合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準、資源環境稟賦等因素,把考核目標科學合理分解到各省、區、市;對黨政領導幹部進行綜合考核評價時,也會充分考慮各地區的區位特點和發展定位,予以差別對待。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