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蘇聯解體25年後 美國從未完全接納俄羅斯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道 美利堅大學國際服務學院院長詹姆斯·戈德蓋爾12月23日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週刊網站刊登題為《解體25年後》的文章。全文如下:
今年12月25日是蘇聯解體25週年的日子,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曾稱該事件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西方的許多人當時則盛讚它是一個將終結全球核戰爭危機的歷史性勝利。
時隔25年,分析人士要麼是對美國和俄羅斯之間令人苦惱的關係感到絕望,要麼是對新一屆政府或許會把多年的家業拱手送給普京而感到憤慨。這個週年紀念日是評估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的來時路以及我們將來去往何處的良機。
冷戰後的故事對美俄關係而言並未以大歡喜結局收場,這一關係目前處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低點。但是,我們不應表現得很吃驚,而應當認識到關係急轉直下的種子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就已萌芽了。
儘管比爾·克林頓和鮑裏斯·葉利欽之間曾有過“熊抱”,但美國從未完全接納過俄羅斯。美國從一開始就在防範俄羅斯的復仇。儘管在向葉利欽政權提供援助,但美國決策者擔心一旦民族主義者掌權,俄羅斯就有可能重新崛起為一個敵人。畢竟,蘇聯曾是美國長達40年的主要對手。目前俄羅斯最高層仍然涌動著強烈的反美情緒,特別是在軍方、情報機構以及國會內部。
至於俄羅斯,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都認為他們的國家將在“共同歐洲家園”中享有特權,作為該大陸上的一個強大國家來幫助管理事務。但是,俄羅斯自身的疲弱令這一特權成為多餘。普京在近17年前掌權時曾承諾要扭轉衰落的勢頭。他總是在憤怒地抨擊美國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世界其他地方,最近幾年終於在烏克蘭和敘利亞找到了反擊的突破口。
俄羅斯2014年對烏克蘭的入侵標誌著安撫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等北約成員將成為北約的頭等要務,而許多西方人曾認為俄羅斯的威脅已經在多年以前就消失了。俄羅斯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干預以支援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舉動證明俄羅斯再度擁有了在其邊境以外採取行動反美的能力。
普京和唐納德·特朗普之間的“兄弟情”是否説明我們已經踏上了將扭轉這一下行趨勢的道路?特別是考慮到曾在俄羅斯經營多年生意的埃克森美孚公司首席執行官雷克斯·蒂勒森被選為國務卿一事。別篤定這種關係好轉會持續很久。特朗普或許會給予普京他在歐洲和中東希望得到的東西,但是如果他這麼做,那他今後無疑將在美俄利益産生分歧時感到遭遇背叛,而美俄的利益總是出現分歧。
過去25年的主要教訓是,對美俄夥伴關係的期待應該保持現實,並且避免告訴對方它的利益應該是什麼。即將上任的新政府想要改善關係的願望並沒有任何錯誤之處,畢竟貝拉克·奧巴馬總統8年前曾做過同樣的事情。但是,特朗普政府在謀求與俄羅斯改善關係時,應同時做到捍衛北約盟友、支持烏克蘭選擇自身未來的權利、捍衛民主價值觀並重視敘利亞平民的苦難。
正如我們在過去25年所看到的那樣,美國和俄羅斯的利益並不相同,而一種現實的關係應當建立在這一核心領悟的基礎上。
(原標題:美學者:蘇聯解體25年後 美國從未完全接納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