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符合中阿合作發展大趨勢
原標題:共建“一帶一路”符合中阿合作發展大趨勢
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係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登上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講臺。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全面闡述了中國對促進中東和平與發展的政策主張,提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和平、創新、引領、治理、交融的五大理念,開展促進穩定、創新合作、産能對接、增進友好四大行動,並宣佈了中國面向中東、阿拉伯國家的一系列重要合作舉措。
“未之見而親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來矣。”在穿越時空的往來中,中阿兩個民族彼此真誠相待,在古絲綢之路上出入相友,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中甘苦與共,在建設國家的征程上守望相助。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開啟外交關係60年來,中阿友好合作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中國已同8個阿拉伯國家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戰略夥伴關係或戰略合作關係,7個阿拉伯國家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阿拉伯國家已成為中國第一大原油供應方和第七大貿易夥伴,中國則是阿拉伯世界第二大貿易夥伴、阿盟9個成員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累計向阿拉伯國家提供了254億元人民幣經濟援助,培訓了2萬多名各類人員,向8個國家派遣援外醫療隊;11個阿拉伯國家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中阿每週往來航班達183架次,每年往來人員達102萬人次。
中國歷來關注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和平與發展問題。中東是一塊富饒的土地,迄今卻仍未擺脫戰爭和衝突,中東向何處去?這是世界屢屢提及的“中東之問”。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用“三個關鍵”進行作答,為中東地區走向和平發展指明瞭方向。化解分歧,關鍵要加強對話。對話過程雖然漫長,但後遺症最小,結果也最可持續,衝突各方應該開啟對話,把最大公約數找出來,在推進政治解決上形成聚焦。破解難題,關鍵要加快發展。發展事關人民生活和尊嚴,只有讓青年人在發展中獲得生活的尊嚴,在他們的心中,希望才能跑贏失望,才會自覺拒絕暴力,遠離極端思潮和恐怖主義。道路選擇,關鍵要符合國情。在發展道路的探索上,照搬沒有出路,模倣容易迷失,只能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依據自己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來決定。
中東動蕩,解決問題的出路最終要靠發展。2014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北京部長級會議上提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這一戰略構想得到了阿拉伯國家的積極響應,已經成為中阿共同發展的一把金鑰匙。習近平主席在此次演講中進而提出,中阿要抓住未來5年的關鍵時期共建“一帶一路”,確立和平、創新、引領、治理、交融的行動理念,做中東和平的建設者、中東發展的推動者、中東工業化的助推者、中東穩定的支持者、中東民心交融的合作夥伴,為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注入新動力。
中阿共建“一帶一路”,重要的是落實四大行動。一是高舉和平對話旗幟,開展促進穩定行動。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中國在中東不找代理人,不搞勢力範圍,不謀求填補“真空”,而是編織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網絡。二是推進結構調整,開展創新合作行動。推進“油氣+”合作新模式,構建互惠互利、安全可靠、長期友好的中阿能源戰略合作關係,提高中阿務實合作含金量。三是促進中東工業化,開展産能對接行動。中方優勢産能和中東人力資源相結合,可以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四是倡導文明交流互鑒,開展增進友好行動。中華文明與阿拉伯文明都包含有人類發展進步所積澱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雙方應該開展文明對話,倡導包容互鑒,讓人才和思想在“一帶一路”上流動起來。‘
“獨行快,眾行遠。”共建“一帶一路”完全符合中阿合作發展大趨勢。習近平主席的重要演講,為新時期發展中阿關係提供了有力指引。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心手相連、並肩攀登,必將共同開創中阿關係的美好未來。
南方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