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首提打造能源合作共同體

2016-01-23 21:14:4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點上,習近平主席2016年首訪選擇中東沙特、埃及和伊朗三國,並首次提出打造穩定的能源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在沙特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雙方應該擴大雙邊貿易規模,打造長期穩定的中沙能源合作共同體”。這一新提法,不僅明確了此訪的核心目標,同時也明確了“十三五”時期,中國國家能源合作新戰略。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習近平首提打造能源合作共同體

圖為:2016年1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開始對伊朗進行國事訪問。

這是在梅赫拉巴德機場,習近平受到伊朗外交部長扎裏夫等熱情迎接。

  一、最佳組合

  中東是最大的石油類能源出口地,中國是最大的石油類能源進口國,並且中國與中東國家都有著悠久的往來合作史。因此,中國與中東各國共同打造能源合作共同體是天然的最佳組合。習近平在沙特發表的署名文章中生動描述了中沙互相依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密合作夥伴關係,他指出:“中國每進口6桶原油就有1桶來自沙特,沙特出口每收入7里亞爾就有1里亞爾來自中國。”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在1980——1990年的10年間,中國的能源生産總量大於消費總量。從1990年開始,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開始接近能源生産總量,到1996年中國原油和成品油貿易均出現負值,成為完全意義上的石油凈進口國(凈進口量為1395萬噸)。21世紀以來,中國加入了WTO,能源需求進一步增長。2000年,中國能源消費只有美國的一半。時移世易。9年後,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最近幾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較快,能源需求進一步加大。從能源消費來説,每年石油消費增加量在2200萬噸以上,根據OPEC的報告,2013年,中國石油日消耗量約是1010萬桶(佔世界總量的九分之一),中國2013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700億立方米,預計將在2020年進一步提升至4200億立方米。從能源進口來説,2013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石油進口國。2014年石油進口3億多噸,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石油進口規模將達到4.2億噸左右,到2030年石油進口6億噸左右。面臨急劇增長的能源消耗,中國只能依賴海外市場,2014年6月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指出:“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在主要立足國內的前提條件下,在能源生産和消費革命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利用國際資源。”而中東正好能滿足中國的能源需求。

  習近平指出:“中東是一塊富饒的土地”。中東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是世界石油閥門之一。2012年,在中東各主要産油國中,沙特的石油剩餘探明儲量佔世界剩餘探明儲量的21%,伊朗佔世界剩餘探明儲量的10. 9%,伊拉克佔9. 1%,阿聯酋佔7. 8%,科威特佔8.1%。海灣地區石油的蘊藏量要比世界各地平均水準高出40年以上。中東國家在國際能源生産中佔有巨大的份額,2012年中東石油産量為13. 37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産量的32. 5%。中東地區天然氣産量也非常豐富,2012年中東天然氣産量為5484億立方米,佔世界總産量的16. 3%,居第三位。從國際能源機制來看,歐佩克成員除委內瑞拉和印度尼西亞外均為中東國家。中東各油氣資源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就是其所擁有的油氣資源,對這些國家而言,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找到穩定、可靠、長久、廣闊的輸出油氣的市場,並推行能夠揚長避短地、靈活地且具有可持續性的能源發展戰略,而中國正好提供了巨大的消費市場。

習近平首提打造能源合作共同體

圖為:2016年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

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係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二、構建新局

  最近幾年,由於原先的石油類能源進口大國美國自身産能和能效的不斷提高,對外能源依存度逐漸減少。而作為最大、也是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能源的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所以,世界能源格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現在正是破舊勢建新局的最佳時期。因此,習近平此訪,與中東各國構建穩定的能源合作共同體,將對世界能源新格局建立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

  在世界各國對原油和天然氣的進口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的同時,世界最大能源消費國美國卻正在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美國的原油進口量將迅速減少,而且很快就會成為一個天然氣出口國。據預測,未來20年內,美國的原油進口量將由目前的日均1000萬桶降至400萬桶。減少部分的55%由國內增産的原油抵消,其餘45%得益於能效的提高。這一變化將使得美國經濟的競爭力得到極大加強。而且隨著原油進口量的大幅度下降,美國對中東地區原油的依賴程度將會迅速降低。美國能源自給率的大幅度提高,將會導致地緣政治的巨大改變,進而影響到未來的全球安全政策。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能源安全成為重中之重。多年來中國的能源生産發展趕不上能源需求的增長,存在著能源結構不佳的突出性矛盾,讓中國在世界能源格局中處於被動狀態。産需缺口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氣等相對清潔高效的能源品種上,原油對外依賴度已由1996年的1.2%大幅上升到2013年的58.6%,天然氣對外依賴度也由2008年的2%快速上升到2013年的30%。到2015-2020年,中國不僅會繼續保持世界原油第一大進口國的身份,還有可能成為世界天然氣第一大進口國。到2020年,中國原油和天然氣進口量將分別高達4.5億噸和1,500-1,600億立方米。當前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的迅速推進中,社會經濟發展對能源的依賴遠大於發達國家。能源已經成為決定中國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直接關係到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品質提高、氣候環境變化乃至國家安全利益。對照中國的能源安全現狀,中國必須強化中東地區在中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積極開展能源外交,變被動為主動。中國與中東國家的能源合作關係是確保中國能源安全的關鍵,可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能源合作成為中阿關係最具戰略意義的領域之一,更是中阿關係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在2014年的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就提出了“1+2+3”的合作格局,即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新的突破口。中國政府日前發佈首份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重申了上述合作格局的倡議,並提出“推動務實合作升級換代”。

  從國際形勢來看,中東各國也急需與中國構建能源合作共同體。中東各國雖然是産油大國,但在世界能源格局中也處於被動狀態。在合作夥伴方面,由於美國對中東地區原油的依賴程度迅速降低,同時美國戰略重心東移亞太而在中東謀求戰略力量收縮,以致于美國在中東變局中不惜拋棄長期盟友,以及在敘利亞和伊朗問題上與沙特等國分歧明顯、政策相左等,自然也促使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産油國為找到更多、更具市場前景的合作夥伴而加強努力。在石油的生産與定價方面,OPEC組織的地位逐漸下降。在美國整體外交中,中東所扮演的角色將由此産生變化,美國對中東地區的能源需求已從滿足自身的需要漸漸轉為對控制其他國家。因此,以能源領域為出發點,與中國建立起全方位的戰略夥伴合作關係越來越受到阿拉伯油氣資源國的重視。在處理中東國際事務方面,中國政府自冷戰結束後,呈現出強調公平、公正以及更加務實的姿態,對於國際社會為使中東熱點問題得到和平解決而做出的努力表示支持。對於中國面對各種國際、地區問題所表現出來的伸張正義的態度以及促進共同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與做法,阿拉伯世界表示讚賞,對於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威望與作用,以及中國和平發展、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等有了深切的感受,並相信在油氣消費方面,中國市場的潛力必將是巨大的,希望在能源領域與中國建立起全面合作交往的關係,涉及整個産業的各個環節,包括油氣的勘探、開採、煉製以及銷售等。

  中國、中東各國只有加強能源合作,共建中國——中東能源合作共同體,廢舊格局、立新格局,才能使各方變被動為主動,為各方發展提供新引擎。習近平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推進‘油氣+’合作新模式,挖掘合作新潛力,構建互惠互利、安全可靠、長期友好的中阿能源戰略合作關係。”

習近平首提打造能源合作共同體

圖為:2016年1月20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比丁宮會見埃及總統塞西。

  三、戰略對接

  習近平主席在處理國內國際上,不僅有戰略高度,而且也十分重視落實。十八大以來,他在開拓國際合作方面,創造性地提出實施國際發展戰略對接新論斷,為國際合作落地提供了新舉措。構建中國——中東能源合作共同體需要區域內的各國充分進行發展戰略對接,打造全方位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從一定程度上説,就是為各國戰略對接、構建命運共同體提出的。2014年6月5日,習近平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指出:“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因為絲綢之路相知相交,我們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夥伴。”

  “一帶一路”為中阿戰略對接提供了最好的平臺。一是讓中阿傳統友誼開新花、結新果。2014年6月5日,習近平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指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應該依託並增進中阿傳統友誼。”1月21日習近平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重要講話中指出:“在穿越時空的往來中,中阿兩個民族彼此真誠相待,在古絲綢之路上出入相友,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中甘苦與共,在建設國家的征程上守望相助。”二是讓中阿共同體、特別是能源合作共同體有依託、有紐帶。習近平在埃及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指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中國擁有廣闊市場、充裕資金、先進技術、優勢産能,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而阿拉伯國家處於現代化進程關鍵階段,普遍把工業化作為促進發展、改善民生、增加就業的重要選擇。雙方可以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把各自發展戰略對接起來,深化和拓展能源、貿易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高技術等領域合作。我們歡迎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便車、快車,實現雙方協同發展和聯動增長。”

  習近平主席還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戰略對接做好了頂層設計。2014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指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既要登高望遠、也要腳踏實地。要做好頂層設計,規劃好方向和目標,構建“1+2+3”合作格局。”其中“1”是以能源合作為主軸,構建互惠互利、安全可靠、長期友好的中阿能源戰略合作關係。科學、全面、可持續地進一步深化與阿拉伯國家的能源合作,“一帶一路”戰略夯實了中阿“多元化”能源合作之基,成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的戰略支點之一。中阿各國對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構建能源合作共同體,需要堅持共享、互利、共贏的發展原則。2014年6月5日,習近平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指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應該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1月21日習近平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的講話中強調:“‘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中國對中東的政策理念堅持從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發,堅持從中東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我們在中東不找代理人,而是勸和促談;不搞勢力範圍,而是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不謀求填補‘真空’,而是編織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網絡。”

  習近平指出:“現在,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處於各自發展的關鍵階段。中國人民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阿拉伯各國人民也在自主探索變革道路,努力實現民族振興。共同的發展使命和理想追求,將中阿雙方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中國與中東各國對接發展戰略,構建能源合作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將為中阿發展開拓新空間、注入新動力,也將為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添加安全閥。

來源:學習中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