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致遠艦水下考古成果發佈:艦體損毀嚴重 提取文物200余件

2016-12-30 14:22:30|來源:央廣網|編輯:韓宇辰

  央廣網北京12月30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電影《甲午風雲》中,鄧世昌的一句“撞沉吉野”,讓我們始終銘記那段悲愴屈辱的歷史,更讓我們無法忘記葬身海底的致遠艦。

  今年10月,歷時三年的遼寧省“丹東一號”沉艦,也就是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項目結束。昨天下午,國家文物局正式發佈項目成果。經水下考古確認,致遠艦殘余部分在海底淤泥中保存狀況較好,艦體損毀相當嚴重。

  1894年9月17日,遼寧丹東大東溝海域,中日艦隊狹路相逢展開激戰。北洋海軍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艘戰艦沉沒。其中,致遠號在彈藥將盡且遭受重創後,由管帶鄧世昌下令衝向日本艦隊的主力艦吉野號,後不幸被敵魚雷擊中沉沒,全艦官兵246人為國殉難。

  100多年後,人們在丹東黃海海域發現一艘鋼鐵沉船,命名為“丹東一號”。從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經過長達三年的水下考古,多處重要遺物顯示,它就是當年沉沒的致遠艦。項目領隊周春水説,沉船殘余部分在海底淤泥中保存較好,這或許得益於艦體外殼鋼板強度較高。但可惜,艦體已損毀相當嚴重。

  周春水説:“整體來看,致遠艦破壞比較嚴重。按原樣來説,它的艦體應該有8米高度,但現在只保留了2.5米的高度。長度應該有71米,但水下發現只有61米。”

  經水下考古調查確認,“丹東一號”(致遠艦)遺址位於遼寧省丹東市東港西南約50多公里的海域,距離最近的大鹿島約20公里。艦體已經完全掩埋于海床淤泥之下,埋藏方向為西南-東北走向。

  船在海底,考古隊員需要一次次地潛入水下進行探摸、測量、拍照和取樣。沉船所在海域條件惡劣,風力強勁,潮急浪大,海水溫度最低時只有4度,這給水下考古隊員作業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周春水説,考古隊不到20人,每天一人潛2次,每次約50分鐘。“我原先以為這個艦可能是露在海床上,人只要找到它,馬上就可以進去清楚地作業。其實不是,它完全埋在泥下面。我以前在菲律賓也做過二戰軍艦的水下考古,那時你完全可以遊進去。致遠艦是被泥沙埋住的,所以先得找方向。從工作量來講,不可能把沙子抽完,必須先找一個點,去做這個事情。”

  藏于水下的沉船見證著當年海戰的慘烈:在清理過程中,穹甲板以上船體部位蕩然無存。艦體的絕大部分區域發現有火燒的痕跡,從周邊拋撒的鋼板、木質船板、鍋爐零件等物品,可推測發生過劇烈爆炸。

  考古隊在三年裏共發現(提取)文物200多件,大多是船體構件、船員生活用品及武器配件,其中包括盤心有“致遠”二字的餐盤、銅加特林機槍、57毫米哈乞開司炮的肩托和炮彈殼,還有一個單筒望遠鏡,物鏡上刻有致遠艦大副陳金揆的英文名字。大副是致遠艦上官職僅次於艦長鄧世昌的重要人物。這也成為證實沉船身份的又一有利物證。

  在考古工作結束前,為了避免海水對鐵質艦體的侵蝕,水下考古隊對致遠艦採取了犧牲陽極的保護措施,也就是在艦體加貼鋅塊,通過定期更換,減緩海水的侵蝕。這是我國水下考古作業中的一項創新。

  周春水告訴記者,未來對致遠艦的研究仍將繼續。“首先,通過對艦結構的了解,可以還原當時的造艦技術;第二,通過致遠艦的發掘,了解艦艇、武器,促進對世界艦艇史的研究;第三,更現實的意義是,中國沿海有很多這種大範圍的沉艦區,對水下考古、對大型沉艦如何去研究、調查,具有積極意義。”

  “丹東一號”(致遠艦)水下考古成果,是我國水下考古史上的一項標誌性成果,我國由此開啟了近代沉艦水下考古工作的新篇章。2016年5月,它被評為2015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艘清代沉船是榜單中最年輕的考古項目,它打破了考古界“古不考三代以下”的慣例。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慶柱説,它是日本曾侵略中國的物證。過去有這種説法,“古不考三代以下”,但從現在的觀點來説,考古學不但要考“三代以下”,在歐洲甚至有垃圾考古學、工業考古學。如果不通過考古學,怎麼找到致遠艦,怎麼證明甲午海戰,怎麼證明日本侵略過中國。”

  (原標題:致遠艦水下考古成果發佈:艦體損毀嚴重 提取文物200余件)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