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38萬公里出訪路:"一帶一路"從構想走入現實
原標題:習近平的38萬公里出訪路(三):“一帶一路”從構想走入現實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丁寧):中共十八大至今,已走過3個年輪。有媒體統計,自擔任總書記以來,習近平出訪19次,累計133天,行程38萬多公里,相當於繞地球飛行了近10圈。同一時期,他在國內會見外國元首、政府首腦165人次。中國領導人忙碌的外交日程,也濃縮著中國與世界攜手同行的歷程。
“各國應該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
2013年早春三月,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他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合作共贏作為處理國與國關係的核心理念。
同年金秋季節,習近平西赴哈薩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亞。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穿越時空,走進今天的發展藍圖。“為了使我們歐亞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
“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合作共贏之路,也成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最新的時代注腳。提出以來,沿線60多個國家應者雲集。北線,從西安出發,一路向西,跨越高原峽谷,穿越沙漠盆地,深入中亞腹地,通連歐洲;南線,從中國東南沿海,沿馬六甲海峽,過印度洋,直抵非洲。這條世界上跨度最長、最具潛力的合作帶,回應了沿線國家經濟升級的最迫切願望,也展現了中國推動各國共同發展的最大誠意。習近平説:“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
新型國際關係的理念是共同發展。投射到“一帶一路”中,習近平強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強調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對接、優勢互補。看準了沿線國家發展的掣肘,中國選擇“互聯互通”作為切入點,2014年秋,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召開“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對話會”。習近平倡議,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網絡狀的大聯通”。“我在此宣佈,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産業合作和金融合作等與互聯互通有關的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
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亞洲互聯互通中扮演重要角色。2013年10月習近平發出籌建倡議,時隔一年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簽約。2015年春天,亞投行創始會員國申請截止,有57個國家申請加入,而歐美國家爭相加入更凸顯了亞投行國際認同很高。中國人民大學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表示:“咱們網民有個很高的評價,説一不小心把亞投行變成了世投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靈魂和核心,我們要用亞投行、金磚新開發銀行等幾大金融機構,提升新興市場國家的話語權,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一帶一路”也映射在習近平的出訪路線中。德國杜伊斯堡港,站在渝新歐鐵路大動脈的終點,看古老商道再迎柳綠花紅的春天;斯裡蘭卡科倫坡港口城,中斯元首共同為港口城奠基揭幕、為開工剪綵,期盼古老的“東方十字路口”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再放異彩。“雙方要以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契機,加強在港口建設運營、臨港工業園開發建設、海洋經濟、海上安全等領域合作,共同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復興。”
中歐是當今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習近平兩次到訪歐洲,提出構建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歐洲國家紛紛敞開懷抱迎接“一帶一路”。
中國-非洲,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不久前落幕的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中國“十大合作計劃”傳遍非洲大地,也將“一帶一路”同非洲經濟圈更緊密聯通。非盟輪值主席國、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在聆聽習近平宣佈後,激動不已:“過去殖民者給非洲帶來災難,現在中國給非洲帶來了新生。如果當年的殖民者有耳朵,請他們也聽聽習主席的講話!”
大洋洲成為“一帶一路”的自然延伸。中新自貿區欣欣向榮,中澳自貿區從礦業繁榮邁向自貿繁榮,也完成了亞太自貿區的一塊重要“拼圖”。
“一帶一路”越走越寬,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而習近平對這一倡議的論述也越來越生動:“‘一帶一路’是開放的,是穿越非洲、環連亞歐的廣闊‘朋友圈’,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添加進入‘朋友圈’。這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習近平提出構建全球夥伴關係網戰略,強調志同道合是夥伴,求同存異也是夥伴。中國同70多個國家和諸多地區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從“一帶一路”到基本覆蓋全球的夥伴關係網,一個理念貫穿始終:正確義利觀。“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只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習近平則強調了一個互為因果的邏輯關係:“當今世界,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只有世界好,中國才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