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軍令狀”:13億人的獲得感
(治國理政新實踐)習近平的“軍令狀”:13億人的獲得感
中新社北京2月12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西南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撒蓮鎮摩挲村村民侯強一家正在殺豬宰羊慶祝春節。37歲的侯強並不是當地“土著”,而是10多年前,從涼山州自願搬遷到攀枝花的彝族居民。
“在涼山的時候生活比較困難”,侯強對中新社記者説,所以當時決定搬到攀枝花。“剛搬來的時候,靠在山上種苞谷(玉米)維生,沒什麼收入,能吃飽飯就不錯了”,侯強説。
作為當地的貧困戶,侯強一家被納入政府扶貧幫困的計劃之中。根據每戶貧困家庭的不同情況,當地政府給侯強家制訂了通過發展養殖業脫貧的計劃。侯強開始與養殖業結緣。政府組織的技術培訓之外,他也自己學習鑽研,從配種到接生再到疾病防疫,已成為一把好手。“現在家裏養了100多頭羊,10多頭牛”,侯強説,一年家裏純收入有2-3萬元(人民幣,下同)了。
通到村子的路現在已經做了道路硬化,不會一到下雨天就滿地泥濘、無法出行。侯強的三個孩子都在上學,“以後還要讀大學的”。他還盤算著等手頭寬裕了就蓋新房,讓一家5口人搬進新居。
7000萬貧困人口的精準脫貧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立下的一張“軍令狀”。習近平曾表示,“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他也定下了一個徹底消除貧困的時間表——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從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從嚴治黨,從作風整改到扶貧攻堅,三年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立下了一張張“軍令狀”。讓13億中國民眾更好地共享發展成果、有更多獲得感,是這些軍令狀背後的終極目標。
三年來,習近平主持召開了20次中央深改組會議,內容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領域。隨著改革的步步推進,像侯強一般走出困境的人越來越多,習近平的“軍令狀”也在一張張兌現。
簡政放權被當作本輪全面深化改革的“當頭炮”。2013年以來,中國相繼取消和下放了800余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本屆政府承諾減少三分之一以上審批事項的目標提前兩年多完成。
中國北部,北京中關村創業企業七麥科技聯合創始人徐歡告訴中新社記者,七麥科技團隊2014年從布丁移動中獨立出來,並且得到了天使投資。“得益於簡政放權等一系列政策,這個拆分、重組的過程十分順暢,手續和流程比起以前來説也簡化許多。”徐歡表示,自己與政府“打交道”的次數屈指可數,以往讓許多創業者望而卻步的行政審批已不再是一個難以越過的門檻。她所創辦的企業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已經走上正軌並且開始盈利。
徐歡感受到的僅僅是改革效應的一小部分。“零首付”就能開公司、200余項職業資格證不需要再考了、“創客風潮”開始向全國蔓延……自簡政放權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實施以來,中國每分鐘就有7家創業公司誕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蓬勃而興。
中國中部,湖北襄陽武坡村村民馬艷艷馬上要迎來人生中的一大喜事——結婚。今年24歲的馬艷艷因為家庭變故,從出生起就沒有上戶口。“黑戶”的身份讓她20多年來寸步難行,更別提結婚生子了。今年年初,中國出臺無戶口人員的落戶政策,提出禁止設立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任何前置條件,全面解決無戶口人員的戶口登記問題。通過當地派出所審核的馬艷艷很快就能拿到戶口本和身份證。“第一件事就是跟男朋友結婚”,馬艷艷笑著説。
沒戶口的人能上戶口,有戶口的外地人也能辦居住證了。暫住證退出、居住證入場,一字之差,就讓離開家鄉去成都工作的小徐少了一份漂泊感。“買車買房,未來孩子上學的問題都不用擔心了”,小徐對記者説。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王滿傳表示,改革的一大特點就是直面問題來進行改革,包括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對百姓生活、對企業正常經營直接相關的問題以及與黨和政府自身能力建設等問題。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到目前為止,深改小組共審議的改革文件110份,改革方案90多項,推出改革措施800多項。
現在,國企高管降薪已全面啟動,多省份機關事業單位宣佈今年調薪,收入分配製度等改革的推進讓居民收入向著更為公平的方向邁步;覆蓋城鄉的大病保險讓更多人不用擔憂“一場病拖垮一個家”;越來越多地方允許隨遷子女“異地高考”,教育公平也在向前推進。
未來,改革攻堅可能還會立下更多的“軍令狀”,人們期待在一張張“軍令狀”落地的同時,也為民眾帶來更多的福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