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新型大國關係”外交戰略是這樣煉成的

2016-02-13 09:05:05|來源:人民網|編輯:顏觀潮

  原標題:習近平的“新型大國關係”外交戰略是這樣煉成的

  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是國家主席習近平總攬世界大勢提出的重要外交理念之一。而在新型國際關係中,主要大國之間的新型關係又是最關鍵的,在中國外交中佔據優先重要地位。

  中共十八大報告關於中國外交政策的建議中,明確指出:“我們將改善和發展同發達國家關係,拓寬合作領域,妥善處理分歧,推動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係。”新型大國關係由此成為中國外交戰略的重要內容。

  3年多來,習近平主席從“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的框架出發,運籌全局,外交實踐積極主動,外交論述深刻精闢,已成為黨的十八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活動的重要亮點。

  “莊園會晤”“ 瀛臺夜話”“白宮秋敘”展現中美良性互動

  新型大國關係,準確命中了中美關係發展的現實需要,也為中國發展與其他大國關係以及其他大國之間發展關係提供了思路。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是基於中國領導人對國際政治格局和各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反復考量和決斷,體現的是一代政治家的勇氣、擔當和創新。

  “莊園會晤”、“ 瀛臺夜話”、“白宮秋敘”、“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中美陸軍首次進行機制性對話”……自習近平擔任中國領導人以來,一次次出訪、會見、交流、合作,始終著眼歷史和現實,基於國家發展戰略和中美兩國現實,尋求在外交方面創新和突破。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正開啟中美良性互動新境界。

  2012年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訪問前夕,習近平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書面採訪時指出,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推動中美合作夥伴關係不斷取得新進展,努力把兩國合作夥伴關係塑造成21世紀的新型大國關係。雙方應有充分信心、持久恒心,始終抓住共同利益這一主線,不要讓這樣那樣的矛盾、分歧左右中美關係大局,要攜手走出一條大國之間和諧相處、良性競爭、合作共贏的新型道路。

  習近平強調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就是2013年6月他與奧巴馬莊園會晤時提出的。兩國元首以政治擔當和智慧,達成共同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共識“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

  “不衝突、不對抗”就是要客觀理性看待彼此戰略意圖,堅持做夥伴、不做對手;通過對話合作、而非對抗衝突的方式,妥善處理矛盾和分歧。“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求同存異,包容互鑒,共同進步。“合作共贏”就是要摒棄零和思維,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對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不斷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2014年,瀛臺夜話。習近平放眼長遠:以積水成淵、積土成山的精神,不斷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我們不能讓它停留在概念上,也不能滿足於早期收穫,還要繼續向前走。”此次會晤是為中美關係發展規劃藍圖,開展“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當年7月,習近平在會見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時提出,發展中美關係,雙方要加強合作,“多栽花、少栽刺,排除干擾,避免猜忌和對抗”。在出席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的致辭中,習近平9次提到“新型大國關係”,並強調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一種使命和責任中美兩國利益深度交融,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在習近平看來,雙方應求同存異、求同化異。凡是有利於為兩國關係注入正能量的,都要做“加法”;反之,都要做“減法”。

  2015年9月,兩國元首白宮秋敘。雙方重申繼續構建基於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當然,這一進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從中美關係的全局把握,兩國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雙方合作始終是主流。”“下階段,雙方應該繼續加強高層交往,積極拓展合作,妥善處理分歧。”

  習近平以蘊含中國智慧的哲學思維看待分歧:“要看大局,正所謂‘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其全球性影響早已超越了雙邊關係範疇。正如習近平所説,要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以積水成淵、積土成山的精神,不斷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

  “習近平提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這是一種富有智慧的政治遠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如是表示。著名國際關係學者、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認為,美中加強各層面交往,客觀理性看待對方,完全可以避免大國關係的“修昔底德陷阱”。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蘇格認為,中美雙方要增進戰略互信,防止戰略誤判。兩國應守住“不衝突、不對抗”底線,築牢“相互尊重”基礎,共同推進“合作共贏”目標。

  “要建立一種新型大國關係,中美之間的溝通和互動空前增加。中美即都需要發展,兩國都不需要衝突和戰爭,都沒有意願去搞全面對抗。”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看來,當下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係擁有著新的動力。如果過去的中美關係的動力是靠一起來反對一個外部威脅,那麼現在中美關係的動力已經發生一種根本性的變化,就是從反對到要共同建立一個新的世界,“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

  “不結盟、共繁榮”  中俄升級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俄羅斯是大國,又是中國最大的鄰國。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展開他履新後的首次出訪,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

  3年多來,俄羅斯是習近平留下出訪足跡最多的國家。中俄兩個大國,迎來了兩國關係的歷史最好時期,走出了一條結伴而不結盟、共同繁榮的新路。新華社稱中俄關係為新型大國關係的先行者,中國已將與俄羅斯的關係視為調整世界秩序的基礎。

  正如《習近平:正圓中國夢》一書所言,“毫不誇張地説,正是習近平把中俄關係推向了第二次高潮:擴大了經貿合作的規模、在國際舞臺上加強了協調,更重要的是,莫斯科和北京之間、兩國人民之間的信任和好感在增加。在2013年3月俄羅斯與中國開始奠定了新型關係:形式上是戰略夥伴,內容上是盟友關係。”“‘莫斯科—北京’快車在歐亞大陸上加大馬力,全速前進,成為全世界高速運動的典範。”

  2014年2月,新春佳節之際,習近平不遠萬里前往俄羅斯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鄰居家辦喜事,我當然要來道賀,同俄羅斯人民分享喜悅。”一語道出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水準、特殊性。2015年5月,習近平再次來到莫斯科參加紅場大閱兵,普京在慶典上講話,稱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已經建立起了新型的大國關係,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這種新型夥伴關係有以下的特徵:首先中國和俄羅斯之間並沒有建立一個針對第三國的同盟或者聯盟。中俄之間的合作有著自己的驅動因素,也有著自己的一些邏輯的基礎,它並沒有對鄰國或者其他的大國構成威脅。俄羅斯和中國並沒有選擇相互制衡,而是相互補充,在政治、經濟、人道主義和其他的領域都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 俄羅斯前外長伊萬諾夫2015年6月在第四屆世界和平論壇上如此説。

  吉爾吉斯斯坦著名政治經濟專家馬爾斯·薩利耶夫説,習近平對俄羅斯的訪問以及出席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慶典,對於加深中俄關係和惠及整個地區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中俄正在進一步深化經貿、金融、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助力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俄羅斯阿裏巴裏分析中心分析師米哈伊連卡説,“中俄兩國簽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為亞歐大陸的經濟謀劃了一個光明的前景。”

  正如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副所長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説的,“未來中俄各領域合作十分令人期待。中俄雙方的合作可以帶動本地區,乃至整個上合組織、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攜手向前發展。”

  有評論認為,中俄兩國建立起真正互相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圍,建立起不針對任何第三方真正平等的夥伴關係,成為21世紀大國關係的典範。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