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在人民日報社引起熱烈反響

2016-02-20 20:56:38|來源:人民日報|編輯:靳松

  牢記中央囑託 不負職責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調研指導在人民日報社引起熱烈反響

  總書記來了!人民日報社大院沸騰了!

  2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為召開這次座談會,習近平到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3家中央新聞單位進行實地調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陪同調研並出席座談會。

  19日上午,總書記首先來到人民日報社,同報社員工親切交流,勉勵大家不忘初衷、堅定信念,把報紙辦得更好;通過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平臺發送語音信息,向全國人民致以元宵節的問候和祝福;在人民網演播室通過視頻同人民日報記者連線,與福建寧德市赤溪村村民交流。

  “總書記您好”“歡迎總書記”“總書記辛苦了”……在報社編輯樓,在新媒體大廈,此起彼伏的歡呼聲匯成熱情的海洋。“希望大家永遠朝著新的目標不斷努力。黨中央支持你們,我也支持你們。”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親切關懷和殷切寄語,不僅讓報社全體員工備感振奮、備受鼓舞,更讓大家進一步牢記職責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明確前進方向。

  一

  鏡頭:一份份紙張發黃的報刊,記錄著黨報的歷史沿革;一位位在中國新聞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歷史人物,延續著黨報光輝的歷程。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的調研,從編輯樓的社史展臺開始,意味深長。

  《嚮導》《紅旗》《解放日報》……對於那段不凡歲月,習近平饒有興致,一邊駐足觀看,一邊仔細詢問。

  1948年6月,河北平山李莊,送報的牛車等在村口,等待著將剛剛誕生的人民日報送到硝煙紛飛的戰場。68年風雨兼程,人民日報始終與黨和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

  昨天的新聞,就是今天的歷史。“總書記的到來讓人民日報再次寫入歷史。”多次參與社論、任仲平文章寫作的評論部專欄室主編張鐵説,“文中有導向,筆下有千鈞,把‘KaiTi字’寫在全媒體的平臺,讓‘主流聲音’在金話筒中更加響亮,是總書記對黨報評論員的要求,也是我們對黨中央的承諾。”

  “總書記的手,很厚實、很溫暖!”政治文化部黨建採訪室主編盛若蔚難掩激動之情。2013年,他參與的一組系列報道獲總書記批示。“黨建報道記者唯有時刻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不負黨和人民的信任。”

  曾多次報道總書記重要出訪活動的亞太中心分社首席記者丁子,早上就接到泰國朋友電話詢問總書記此次調研的情況,“總書記對國際報道的肯定,更讓我們堅定和明確了工作方向,聯接中外、溝通世界,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

  背景:人民日報于1948年6月15日由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和晉察冀日報合併而成,1949年8月1日中央正式行文,明確人民日報為黨中央機關報。經過68年的發展,人民日報已經成為全國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第一大報。經過多次改擴版,人民日報現在每天出版24個版,日發行量316萬份。作為新聞戰線的排頭兵,人民日報始終堅持黨報姓黨、在黨言黨、為黨立言,努力發揮“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針”的重要作用。

  二

  鏡頭:編輯樓夜班平臺,被譽為人民日報“總閘門”,繁忙的腳步晝夜不息。當總書記走進平臺,編輯記者們的熱情瞬間點燃。他們簇擁過來,熱烈鼓掌、爭相同總書記握手。

  邊握手,邊交流。習近平詳細了解人民日報夜班流程,他鼓勵説,你們很辛苦,也取得了很多成績。平臺一角,面對人民日報的部門主任和一些業務骨幹,習近平強調,人民日報是黨的陣地。毛澤東同志當年親自給人民日報題寫報名。全黨全國人民都從人民日報裏尋找精神力量和“定盤星”。要適應變化、不斷壯大,關鍵是不忘初衷、堅定信念,新聞輿論陣地既要堅守也要與時俱進。希望大家永遠朝著新的目標不斷努力。黨中央支持你們,我也支持你們。

  總編室要聞一版主編洪岩在夜班崗位上,默默堅守了20年,經歷了無數重大新聞,淩晨四五點下班也是家常便飯。“總書記細細詢問作息時間,讓我們多注意身體,很溫暖,很貼心,很懂我們!要聞一版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感謝黨中央和總書記的關心和支持,我們一定不負重托,精益求精,把版面辦得越來越好!”

  曾駐守中東戰地的國際部西亞非洲編輯室副主編焦翔對總書記提出的“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深有感觸,“駐外經歷告訴我,國際新聞報道,也要講導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9個月前,總書記就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30週年作出重要批示,對進一步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提出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在紛繁複雜的輿論場,我們要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同時,要積極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介中國發展變化,努力成為增信釋疑、凝心聚力的橋梁紐帶。”海外版記者部副主任陳振凱説。

  “總書記和我們在一起!”人民網《求真》欄目主編孝金波在微信朋友圈只寫下這一句話,短短幾分鐘就被不中斷點讚。“總書記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要澄清謬誤、明辨是非。我們將堅持對涉謠線索進行深入調查,有效引導輿論,積累黨網正能量!”

  背景:人民日報始終把正確導向放在首位,堅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無論是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還是社屬報刊;無論是平面媒體還是網絡媒體,在導向管理上始終堅持“一把尺子、一個標準、一條底線、一體推進”。通過不斷改進創新,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兩微一端”、人民網以及各社屬媒體,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品牌欄目和公眾賬號,如任仲平、任理軒、國紀平、人民論壇、鐘聲、聲音、求證、政策解讀以及望海樓、強國論壇、學習小組等。

  三

  鏡頭: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人民日報客戶端編輯部。習近平坐在電腦前,面對麥克風錄製了一段音頻:“大家好!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向大家致以節日問候,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隨後他點擊按鍵發佈,前方大螢幕上立刻顯示信息發送成功。從這一刻起,網友們的留言、點讚如潮水般湧來。“總書記來電話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短短兩小時,人民日報客戶端上,這條音頻的網友留言突破兩萬條。

  “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黨報人的責任和使命是高度統一的,這是人民日報的根,是人民日報的魂。”新媒體中心客戶端運營室負責人劉曉鵬説,“面對媒體行業新業態,我們只有不忘初衷、堅定信念,才能把握融合發展的方向與路徑。”

  在總書記調研期間,人民日報法人微博發起“總書記來到我們中間”話題,閱讀量6388.9萬,討論達5萬。作為活動的參加者和記錄者,新媒體中心微博運營室副主編苗苗説,“新媒體在搶速度、搶新聞的同時,應克服互聯網的浮躁,有沉得下心的從容。總書記的調研是一次最好的業務指導。”

  “與西方媒體貼身爭奪話語權,我們正處在國際輿論鬥爭的最前沿。”人民網美國公司總經理任建民率團隊從2011年起,設立人民日報在臉書和推特等社交媒體平臺的英文官方賬號。“我們將繼續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近年來,人民日報積極建設“中央廚房”媒體融合平臺。報社媒體技術公司數據與可視化組負責人魏賀充滿信心,“總書記此次調研,將極大推動人民日報媒體融合的進程。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託,用技術杠桿撬動整個傳統媒體內容的整合和傳播理念的創新,朝著新目標不斷努力。”

  背景:人民日報堅持桌面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兩手抓,雙輪驅動、立體覆蓋,推動人民日報內容、品牌、價值、服務、經營的全面網絡化發展。目前,人民日報“兩微一端”用戶總數超過3.1億,其中客戶端下載量超過1.1億;法人微博粉絲數超過7800萬,在所有媒體微博賬號中排第一位;微信公眾號用戶數超過400萬,在現有1000多萬個微信公眾號中,傳播力、影響力排名第一。近年來,人民日報著力打造全媒體平臺,創新媒體融合報道流程與機制,實現重大報道一體策劃、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全天滾動、全球覆蓋。

  四

  鏡頭:習近平來到人民網視頻直播間,同兩千公里之外的福建寧德赤溪村視頻連線。那片山山水水,那裏鄉親的冷暖,習近平多年來牽掛在心,親自關心指導脫貧工作。此刻,透過螢幕,村黨支部書記杜家住有些激動,他彙報了赤溪村令人驚喜的變化,全村的貧困率從上世紀80年代的92%下降到現在的1%。

  習近平説,看到寧德鄉親們很高興、很親切。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弱鳥先飛,你們的實踐印證了現在的扶貧方針,就是要精準扶貧。扶貧根本要靠自力更生,要靠強勁的內生動力。赤溪村的歷程也是全國扶貧歷程的縮影,要不斷總結,不斷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繼續努力。黨和國家一直會關心你們,幸福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當年在福鼎縣委宣傳部工作的王紹據也出現在螢幕上,深情回憶同習近平一起下鄉的日子。32年前,正是王紹據的一封來信在人民日報刊登,引發全國對扶貧工作的關注。習近平借此寄語編輯記者,“要創造機會多到一線去”,“要接地氣、深入調研,了解真實情況”。

  在人民網連線的赤溪村現場,福建分社社長蔣升陽聽到總書記的話語,格外親切。“30多年前,是本報紮實貼近的報道讓赤溪村成為‘中國扶貧第一村’。時代在變,但黨報記者吃苦耐勞、與群眾打成一片的作風不能變。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勉勵,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一名合格的黨報記者。”

  長期從事經濟報道的經濟社會部工業採訪室主編白天亮,曾執筆多篇重大報道,闡釋我國新發展理念,解讀中央經濟政策。“轉型時期需要凝聚最廣泛的共識,匯聚最強大的合力。我們不僅要主動設置議題,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也需要在豐富報道內容、創新報道形式上下功夫,與時俱進。”

  “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浙江分社社長王慧敏説,總書記離開浙江已近10年,他制定的大政方針至今依舊為各級幹部所遵循,就是因為重視民意是總書記施政的一貫方針,“要想贏得口碑,就得紮實為百姓辦實事,要想讓黨報團結人民、鼓舞士氣,就必須一切以人民為中心。”

  背景:在長期的辦報實踐中,人民日報始終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強調“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站在田埂上找感覺”,要求廣大編輯記者多下基層、多到一線,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説實話、動真情,撰寫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報社領導帶頭、編輯記者踴躍參與“走轉改”“新春走基層”等活動,開設了一線調查、體驗、傾聽等一大批貼近基層和群眾的欄目。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