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兩會召開:中國經濟仍在釋放積極信號

2016-02-29 16:51:2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聶崢

圖片默認標題

外媒認為,“唱衰中國經濟論”已經觸頂,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面依然樂觀。

  國際在線專稿: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將分別於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外媒開始熱議兩會上即將提出的2016年GDP增長目標和經濟改革等諸多議題,並認為,中國政府已經成功平息了此前的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而且很可能會將2016年的GDP增長目標設定在6.5%到7%之間,這個高值或許可以讓低迷的全球市場松一口氣。 

  2016年GDP增長目標或為6.5%-7% 

  《日經亞洲評論》2月26日的報道稱,中國兩會召開在即,中國總理李克強將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屆時將公佈的2016年GDP增長目標備受矚目。

  報道援引中國國家發改委官員此前的評論稱,中國政府很可能將2016年的GDP增長目標設在6.5%到7%之間,這個高值或許可以讓低迷的全球市場松一口氣。

  《愛爾蘭獨立報》的報道也稱,對於中國觀察者而言,接下來的兩周是需要集中精力的兩周,因為中國總理李克強將在會上提出預算報告以及2016年的GDP增長目標,並提議審批通過“十三五”規劃綱要。 

  報道還稱,在去年召開的G20峰會上,中國政府已經告訴全世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依然牢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也在接受採訪時強調,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且中國不會參與競爭性貶值。報道評論稱,這為全球市場傳遞了信心。  

  有效投資、改革和創新料成熱點   

  《日經亞洲評論》的報道稱,除了關注中國旨在解決産能過剩等問題的結構性改革外,中國政府是否會于近期推出市場刺激措施來緩和經濟增速放緩所帶來的影響也備受關注。另外,在去年12月份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國領導人在制定2016年的經濟政策時強調,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是進行結構性改革的先決條件。  

  報道還稱,預計今年兩會上中國政府將允許財政赤字適度增加,併為企業減輕稅務負擔,針對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財政支出預計將增加。一旦這些細節能夠落實,股市很可能會因此強勁反彈。另外,中國兩會的議題中應該少不了“互聯網+”以及“中國製造2025”,因此,互聯網企業和製造業企業的股票也值得關注 。   

  彭博社的報道則認為,在兩會議題方面,今年人大將審查通過“十三五”規劃綱要,其中涉及關閉不盈利的國企、增強創新能力、加大環境治理等領域。財政政策支持方面,估計會表現在投資增加、社會支出增多、稅務減免及改革,針對基礎設施、戰略工業、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準財政支出的增加等。    

  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面依然樂觀   

  彭博社的報道還稱,中國政府已經成功平息了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2月27日在上海閉幕併發佈公報,中國經濟的決策者們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評。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 (Jacob J. Lew) 在會後表示,中國在傳達自己的政策方面溝通得很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裏斯蒂娜·拉加德女士(Christine Lagarde)也表示,中國政府無意讓人民幣貶值。  

  報道還援引英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國際經濟學家傑索普(Julian Jessop)的話稱,在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召開前,滬深300指數在週四(25日)下跌6%,但是沒有引起全球股市的震蕩,加上最近幾週工業金屬價格的反彈,“唱衰中國經濟論已經觸頂”。  

  彭博社的報道強調,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以及中國總理李克強對於中國貨幣和財政政策鼓舞人心的論述平息了全球對於中國經濟下滑的恐慌,為市場重建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打開了一扇窗口。  

  《愛爾蘭獨立報》的報道也稱,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2016年的經濟增長面依然樂觀。周小川也表示,在應對經濟下行風險方面,中國的貨幣政策仍有空間和工具。(何雨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