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於生態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2016-03-30 18:47:31|來源:求是|編輯:楊磊

編者按: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出了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論斷,新思路,這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明確了方向。在這裡我們進行整理、總結,以期讀者更好了解生態領域的改革。 

一、綠水青山、民生福祉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3年4月8日至10日,習近平在海南考察時指出 

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 

“學習筆記”批註: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專門進行了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所強調的“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闡明瞭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和目標。“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更道出了人民的共同期待。

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 

如果仍是粗放發展,即使實現了國內生産總值翻一番的目標,那污染又會是一種什麼情況?屆時資源環境恐怕完全承載不了。經濟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強烈的不滿情緒上來了,那是什麼形勢?所以,我們不能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僅僅作為經濟問題。這裡面有很大的政治。

——2013年4月25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發表的講話 

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 

“學習筆記”批註:生態文明何以能?關鍵要解決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用好生態環境的紅利,將其轉化為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經濟新常態下,綠色發展也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迫切需要。

三、生態理念融入建設全過程 

中國將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産生活環境。

——習近平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的賀信

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科學佈局生産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

——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

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産、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 

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産品生産能力。環境保護和治理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

——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 

“學習筆記”批註:生態文明具體怎樣實現?樹立理念、確定原則、明晰路徑,節約為本,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生活方式都要有所升級,而這一切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要求。

四、用最嚴格的制度來保障生態文明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明確要求“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

•2013年,中組部印發了《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等指標的權重。

•2015年《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強調顯性責任即時懲戒,隱性責任終身追究。

“學習筆記”批註:對人民的承諾,從來不是虛言。有了最嚴格的制度保駕護航,有了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有了合理可操作的監督機制和管理辦法,生態文明的落實才能收到實效。

五、生態文明,全球治理

建設生態文明關乎人類未來。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堅持走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

——2015年9月習近平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    

“學習筆記”批註: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氣候變化危機的共同挑戰下,生態問題儼然已不僅僅是一國的問題。推動國際合作,呼籲全球治理,是我們應對危機的必要措施。

要提高國際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確保國際規則有效遵守和實施,堅持民主、平等、正義,建設國際法治。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歷史責任、發展階段、應對能力都不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應該得到遵守。

——2015年11月30日習近平在巴黎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發表的重要講話 

“學習筆記”批註:生態問題的全球治理的實現,有賴於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機制。只有各方展現誠意、堅定信心、齊心協力,才能實現更高水準全球可持續發展,構建合作共贏的國際關係。 

生態文明這三年,你需要記住……   

三個“表態”

●承擔應盡國際義務

中國將繼續承擔應盡的國際義務,同世界各國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成果分享,攜手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

——2013年7月18日,習近平向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致賀信時強調

●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應對霧霾污染、改善空氣品質的首要任務是控制PM2.5。雖然説按國際標準控制PM2.5對整個中國來説提得早了,超越了我們發展階段,但要看到這個問題引起了廣大幹部群眾高度關注,國際社會也關注,所以我們必須處置。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在北京市考察工作結束髮表講話時談到

●建設美麗中國

我們將繼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著力解決霧霾等一系列問題,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

——2014年6月3日,習近平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

三個“概念”

●綠色銀行

希望海南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係,著力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當個表率,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2013年4月8日至10日,習近平在海南考察時指出

●海綿城市

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

——2013年12月12日,習近平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

●空氣罐頭

現在一些城市空氣品質不好,我們要下決心解決這個問題,讓人民群眾呼吸新鮮的空氣。將來可以製作貴州的“空氣罐頭”。

——2014年3月7日,習近平在參加貴州團審議時強調 

總結:

從十八大報告到“十三五”規劃建議稿,從建設美麗中國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危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重要一環,生態文明建設體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體現了人類永續發展的要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開幕式上所説的“中華文明歷來強調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正是我們的中國夢所在。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