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禁摩限電"引爭議:電動車國標未出臺 快遞小哥該如何繼續?

2016-04-01 16:38:0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綜合消息:近日,一場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禁摩限電”整治行動在深圳進行,10天來,全市共查扣電單車17975輛,拘留874人。被扣的車輛中,不乏快遞行業所使用的電動三輪車,這樣的行動強度也被認為是對快遞行業的衝擊。

圖片默認標題

  4家快遞公司近50名快遞員被拘留

  推搡、拖拽……這是近期深圳執法部門在集中整治“禁摩限電”過程中,與快遞員發生的尷尬一幕。此次執法是深圳市集中對超標電動車進行查處,由於現行快遞公司多依託電動車投遞包裹,有快遞員在車輛遭查扣時與執法部門産生衝突。有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有4家快遞企業近800輛快遞三輪車被扣押,近50名快遞員被拘留。

圖片默認標題

  上千快遞員辭職,包裹配送遭延誤

  深圳某快遞公司表示,該公司包裹多投遞量很大,市區內交通擁堵,往往只能使用電動自行車進行投遞,在“禁摩限電”整治行動開展後,目前派件只能使用小麵包車,個別快遞員用自行車,車輛進不去的地方人力背著去送,派件效率受到很大影響,出現貨物堆積的情況。另有快遞公司表示,該公司已經有上千名員工提出辭職,深圳南山、吉龍、坪山等地網點受影響比較大,出現了較大比例包裹配送延遲。

圖片默認標題

  當地發文“拘留一人獎勵500元”

  一份由深圳龍華新區龍華辦事處辦公室出具的文件明確提出,對加裝鐵甲的非法營運三輪車每查處一輛獎勵600元,普通三輪摩托車、三輪電動車每輛獎勵100元,對無證駕駛、妨礙執法當事人實施行政拘留的,拘留一人獎勵500元。目前,龍華辦事處給出回應稱,確實有發佈過這麼一份內部通知文件,主要是為了配合“禁摩限電”起到“激勵機制”的作用,但不針對任何一個行業,主要針對的是違規車輛,且並不只有他們辦事處下發了這一文件。

圖片默認標題

  深圳警方:“禁摩限電”非針對快遞業,已給快遞“出路”

  針對有網友質疑的“深圳市交警局執法指針快遞行業”,深圳市交警局做出回應,稱深圳一直都支持快遞行業,在“限電”措施推出之初,就充分考慮了快遞等關乎民計民生行業的實際,給予出路,准予其備案後在限行道路行駛。目前特殊行業備案車輛達到3.8萬輛,其中快遞業近1.3萬輛,佔所有行業總數的34%,全市28家特殊行業中,物流快遞業是配額最多的一個行業。

圖片默認標題

  網友吐槽:心疼快遞小哥

  事發之後,網上一度流傳著一篇題為《一位深圳快遞哥的內心獨白》的文章,其中“呼啦一下,一群人圍過來,警察、協警、特勤,還有一個慌張奔跑的快遞員。”“怕,還是怕”這樣的文字讓很多快遞小哥感同身受,也有很多網友紛紛出來聲援,“我都心疼他們了”“我只想説他們一定是無辜的”,也有不少網友質疑,不讓開電動三輪車,“小道小巷裏怎麼送?”

圖片默認標題

  網友贊成:早就該整頓了

  對於電動車、三輪車在路上不遵守交通規則頻頻引發事故的現象,很多網友也深惡痛絕,他們紛紛表示,“別以為電動車是弱勢群體”“是該整整了,對誰都好”。而對於涉及到快遞行業,他們也表示理解,“涉及了快遞行業是因為車輛手續不合格,正規合格的還是可以上路的”。

圖片默認標題

  網友出謀劃策:登記備案+統一管理才是解決之道

  “禁摩限電”的正當性毋庸置疑,而作為涉及民計民生的快遞行業應該得到一些適當的制度性照顧,給予其發展“出路”,同樣也是城市治理的題中之義。因此,有的網友在贊成“禁摩限電”的同時,也考慮到快遞的需要,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整治執法不能簡單粗暴,制定登記註冊加強管理,從源頭上遏制才是切實解決之道”“應該統一發放車牌,統一發放駕照,跟汽車一樣去管理,才不會死灰複燃”。

圖片默認標題

  深圳現“史上最嚴”查抄,其他地方也會效倣嗎?

  此前,在河南,由於鄭州市區禁止電動三輪車通行,一些快遞公司的小哥改用兩輪木質板車來送貨。在廣州,醞釀一年多的《廣州市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條例(草案)》3月29日提交廣州人大審議,擬對電動車等非機動車、摩托車實施“五禁”。在北京,從北京市有關部門了解到,北京也在執行非機動車管理辦法,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內容有望納入其中。目前該法規正在起草過程中,有關部門表示將力爭在今年年底前通過程式並實施。不過有專家認為,如果大城市出臺限制電動車的“一刀切”式的措施,恐怕會引起二線、三線城市的效倣,對全行業會有非常大的打擊。

圖片默認標題

  目前國內關於電動三輪車有什麼規定?

  此前,國家郵政局發佈了《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郵政行業標準,明確了快遞三輪車的車型、尺寸、車速等多項指標,今年初,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也對《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標準進行了公示,強制的主要內容包括車速限制、駕駛人員核定、箱體標識等。

  有專家表示,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對電動車缺少具體的管理規定,而電動車由最初的電動自行車,到現在的電動三輪車、電動四輪車,其速度、載重已超出了非機動車的範疇。而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電動三輪車大都沒有經主管部門頒發生産許可,既不能註冊登記上牌,也不能上道路行駛。

圖片默認標題

  如何在“禁摩限電”中推進快遞業健康發展?

  在“禁摩限電”的大背景下,深圳快遞行業正進入一段特殊時期,此次事件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正是此中矛盾的一次集中爆發。如何既達到“禁摩限電”的行政目標,又能避免快遞行業的正常營運秩序受到嚴重衝擊,成為當下深圳亟待求解的一道城市治理難題。在平衡治理的過程中,快遞行業與執法部門之間所應該做的是通過對話增進共識,而非在互相仇視中加深隔閡。快遞行業不應誇大執法部門的惡意,而後者亦應在執法中注意方式方法,切不可簡單粗暴。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