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過去 言現在 話未來

2016-04-02 10:11:00|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鄧晨曦

  憶過去 言現在 話未來

  當地時間3月28日,習近平在布拉格拉尼莊園同捷克總統澤曼舉行會晤。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原標題:憶過去 言現在 話未來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 杜美辰)當地時間3月30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對捷克的國事訪問。回顧這次中捷建交67年來中國元首的首次訪問,兩國不僅就雙方就中捷關係、中歐關係、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更決定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中國青年網“習大大+”工作室發現,習主席在此次出訪前夕,便通過文字向捷克傳達中國真誠合作、攜手共贏的訊號。3月26日,習近平在捷克《權利報》發表題為《奏響中捷關係的時代強音》的署名文章,回憶了中捷兩國源遠流長的深厚友誼,講述了兩國現今的深入合作交流,並對兩國未來發展寄予厚望。

  實際上,在出訪前在相關國家媒體上發表署名文章,已成為習近平主席外交訪問的“標準配置”之一。在這些署名文章中,習近平既回憶過往,也談及現在,更展望未來,不僅收穫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讚譽,也成為中國在世界壯大朋友圈的一大“利器”。

  憶過去:歷史凝聚共識 詮釋中外友誼源遠流長

  “友誼”是習近平署名文章中的關鍵詞。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崇尚“以和為貴”“和平交往”的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國家友好交往、休戚與共,形成的源遠流長的珍貴友誼也成為了寶貴的財富。在署名文章中,習近平總是詳盡地回憶中國與各國在歷史長河中的深入交往,也用歷史凝聚起友好合作、攜手開拓未來的共識。

  2016年1月,在伊朗媒體發表題為《共創中伊關係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時,習近平這樣寫道,“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西漢時期,中國使者張騫的副使就來到伊朗,受到隆重接待。7世紀後的中國唐宋時期,許多伊朗人前往中國求學行醫經商,足跡遍及西安、廣州等地。13世紀,伊朗著名詩人薩迪記錄下到中國新疆喀什的難忘遊歷。15世紀,中國明代鄭和7次率領龐大船隊遠洋航海,其中3次到達伊朗南部的霍爾木茲地區。”習近平用這樣的歷史事實表明,萬里之距阻擋不了中伊兩國相互走近、共築友誼之橋。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經過艱難鬥爭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國人民也在同全世界正義力量一同捍衛世界和平中結下深厚友誼。2015年5月,習近平在俄羅斯媒體發表題為《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的署名文章時表示,“中國、俄羅斯等50多個國家的人民聯合在一起,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的人民聯合在一起,結成廣泛的國際反法西斯和反軍國主義統一戰線,浴血奮戰,並肩戰鬥,終於打敗了野蠻侵略者,贏得了世界和平。”而2015年11月,習近平在越南媒體發表題為《攜手開創中越關係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時也説,“近代以來,中越兩國人民在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鬥爭中相互支持、患難與共,留下許多佳話。”

  中國同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交往史,不僅是和平友好交往的歷史,更是攜手共度難關的歷史,源遠流長的中外深厚情誼也凝聚起廣泛共識,為今後的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言現在:數字詮釋合作 彰顯中國合作共贏理念

  擅長講中國故事的習近平也時常“用數字説話”。在署名文章中,習近平總是用詳盡的數字展現中外交流合作的豐碩成果,如此“用事實説話”也正是向世界傳達中國合作共贏的理念。

  2014年11月,習近平在澳大利亞媒體發表署名文章《開創中澳關係更加精彩新篇章》時提到,“42年來,中澳雙邊貿易規模擴大了1500多倍。”“中國每進口100噸鐵礦石,就有54噸來自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出口每收入3澳元,就有1澳元來自中國。”這些數字也生動闡明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的地位不可動搖。

  2014年7月,習近平在韓國媒體發表署名文章《風好正揚帆》時也説,“每週往返于中韓之間的航班達800多個,架起連接兩國人民的空中橋梁。去年,中韓人員往來達822萬人次,不出兩年,我們就有望迎來年度人員往來千萬人次。”航班數、來往人數,這些與眾不同的數字也成為中韓兩國人民關係密切、兩國合作“風好正楊帆”的生動詮釋。

  2014年3月,習近平在德國媒體發表題為《中德攜手合作造福中歐和世界》的署名文章時也表示,“迄今有8200多家德國企業在華安家落戶,超過2000家中國企業在德國站穩腳跟。”生動的話語、詳盡的數字也讓人對“速度中國”與“品質德國”的深度攜手充滿期待。

  習近平曾強調,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除了在署名文章中深情講述歷史故事和自身經歷,習近平也通過數字“以理服人”。中國正如一輛高速前進的列車,而中國也歡迎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在實現各自美好夢想的道路上並肩前行。中國與各國合作共贏的現狀正如習近平署名文章中的數字,不斷變換,充滿活力。

  話未來:主張激發共振 奏響中外合作嶄新樂章

  “讓我們齊心協力,奏響中捷關係時代強音。”在捷克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時,習近平最後道出了中捷兩國人民共同的心聲。除了回憶過去,聚焦現在,習近平在署名文章中也通過貢獻中國主張,為中外未來合作發展指明方向。習近平發出的這些中國聲音也奏響了中外合作的嶄新樂章。

  此前,在捷克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時,習近平指出,在中捷兩國雙邊關係發展的重要歷史機遇時期,要“加強政治互信,指明發展方向;加強戰略對接,釋放合作潛力;加強經貿合作,惠及兩國民眾;加強人文交流,賦予時代內涵;加強區域合作,用好廣闊平臺;加強中歐合作,共建美好未來。” 而這也是推動“16+1合作”以及中歐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的“良藥”。

  “一帶一路”正為中國和周邊國家帶來切實利好,也開啟中外合作的新篇章,甚至構築起了世界性的宏偉藍圖。2016年1月,在伊朗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時,習近平就強調,中伊在“一帶一路”框架內的合作中需集中在“增強政治互信,築牢合作之基”“堅持互利共贏,共享繁榮發展”“促進互聯互通,擴大務實合作” “秉持開放包容,鼓勵文明交流”。這四方面也成為描繪中伊共同繁榮畫卷的五彩畫筆。

  2014年8月,在蒙古國媒體發表署名文章《策馬奔向中蒙關係更好的明天》時,習近平也對中蒙關係提出4點願景。他説,中蒙應該成為可信賴、負責任的戰略夥伴,可共享、謀共贏的互利夥伴,可交心、常往來的友好夥伴,可攜手、促和平的合作夥伴。習近平的倡議彰顯了中國“親誠惠容”的友好善意,也收穫蒙古人民的贊同與稱讚,成為中蒙關係新發展的催化劑。

  中國是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國,中國也履行著負責任大國的責任,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著中國力量和中國智慧。在署名文章中,加強合作、攜手共贏是習近平強調的重中之重。通過習近平的署名文章,中國以開放合作姿態擁抱世界的態度也傳遍世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