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選擇,人民的期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評述

2017-01-02 13:26:04|來源:新華網|編輯:杜軍帥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 題:歷史的選擇,人民的期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評述

  新華社記者

  時間是偉大的作者。

  67年前,新中國成立的前夜,毛澤東同志勉勵全體中央委員會成員——

  “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也值得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更值得驕傲的還在後頭。”

  67年後,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宣告——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風雲際會,滄海橫流。站在過去和未來交匯點上的中國,既擁有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國內空前繁重任務的挑戰,遭遇著全球深度嬗變激蕩格局,正步入一段新的歷史關鍵期。

  無限風光,盡在險峰。承載中國發展的歷史擔當,秉持改革創新的智慧勇氣,肩負起億萬人民的期待重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13億多人民萬眾一心、砥礪奮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奪取了新的偉大勝利……

  

  黨員們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中國共産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重溫入黨誓詞(2016年6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萬山磅薄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關鍵時期有關鍵擔當,在新的偉大鬥爭實踐中確立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黨心民心團結一心

  習近平:“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説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歷史,常常凝煉成一次次選擇;選擇,又常常開啟一段段嶄新歷史。

  2016年,金秋北京。在錘頭鐮刀的巨大黨徽前,中央委員會以舉手表決的方式,一致通過了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這份舉世矚目的公報中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

  滾石上山,闖關奪隘;逆水行舟,險灘激流。

  諸多“攔路虎”“絆腳石”擺在前行道路上;一系列“最複雜”“最敏感”問題互相交織並亟待破解;種種黨自身所面臨的“考驗”“危險”不斷凸顯……

  儘管重要戰略機遇期仍在,但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正面臨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迫切需要進行好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88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政黨、13億多人生活于發展迥異的城鄉之中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遼闊空間、5000多年曆史文明的厚重沉澱……

  即使是了解並理解一個偌大的中國,都需要花費一番相當功夫,帶領這樣一個大國跨過關鍵的歷史關口,有效應對重大風險挑戰、克服重大矛盾阻力、取得重大突破勝利,順利完成世紀騰越,這需要具備怎樣登高望遠的謀略?怎樣勇敢堅毅的意志?

  歷史轉折的關頭,奔騰不息的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複雜局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總攬戰略全局,把握髮展大勢,開啟了波瀾壯闊的偉大奮鬥,進行了新的偉大鬥爭實踐,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新局面。

  4年多來,在這段跨越時空中,中國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成就,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邁出堅實步伐,在治國理政道路上開闢出全新征程。

  中華民族看到百年夢想的召喚,中國目標、中國戰略點燃起新的希望。

  從“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提出到“中國夢”的引領,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到“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從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到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從五大新發展理念到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不斷完善,新戰略新舉措落地生根,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又一次實現新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中國人民看到催人奮進的光明前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有了新的彰顯。

  以“抓鐵有痕”的決心根治腐敗,以“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力促改革;以“能打仗、打勝仗”為指引最大魄力推動國防和軍隊改革;以“凝聚共識”的導向連續召開文藝、新聞輿論、哲學社會科學等系列工作座談會;以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溫暖中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編織感情紐帶……

  世界看到這個東方大國的嶄新姿態,中國主張、中國方案賦予新的內涵。

  無論是西子湖畔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勇立全球經濟治理變革濤頭,還是雁棲湖畔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北京會議引領世界經濟雁陣齊飛;無論是“一帶一路”倡議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還是亞投行吸引全球57個成員國加盟,世界舞臺上的中國聲音愈加唱響,世界圖景上的中國印記日益鮮亮。

  夙夜在公,勵精圖治。4年多來,1500多個日子,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肩負起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鬥的歷史責任,在全黨樹起使命擔當的典範和真抓實幹的標杆,讓億萬人民對國家和未來有了更強的信心、更深的期待。

  偉大的人民、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正在新時期歷史使命的引領下,譜寫一首共同創造、共同分享的壯麗史詩。

  立下愚公移山誌,一張藍圖幹到底。

  

  拼版照片:上圖為寧夏永寧縣閩寧鎮建設初期的鄉鎮雛形(資料照片);下圖為俯瞰寧夏永寧縣閩寧鎮原隆移民村(7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20年前,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組長的習近平來到寧夏,將一個尚是戈壁荒灘上的規劃村命名為閩寧村,開啟兩地攜手向貧困宣戰的篇章。

  20年後,習近平總書記正帶領中國進行脫貧攻堅、奔向全面小康的大決戰。而昔日荒涼的閩寧村如今也已發展成為擁有6萬多人、現代化的閩寧鎮,成為中國書寫扶貧開發新篇章的一個縮影。

  執著奮鬥,久久為功。

  “中華民族積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發出來去實現偉大的中國夢。”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重新踏上寧夏大地如是説。

  夢想,總是這般在力量的匯聚中,照進現實,綻放光彩。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