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春運搶票別成堂而皇之的網絡詐騙

2017-01-04 09:21:20|來源:紅網|編輯:范琪妍

  春節臨近,春運買票日趨“白熱化”,各類搶票軟體層出不窮,隨之而來的各種幺蛾子也不斷。有的搶票軟體要求“先付錢、再買票”,並主動添加了數十元不等的“手續費”;有的搶票軟體開啟之後,就“根本停不下來”,讓一些已購到票的旅客産生二次購票;還有的搶票軟體乾脆就成了網絡詐騙犯的幌子,他們用假冒合成的截圖來行騙,讓旅客們蒙受損失。

  如果説,以前搶票軟體在自動安裝瀏覽器插件、在後臺保留用戶的身份信息等伎倆還是偷偷摸摸的話,那現在的搶票軟體則公開明碼標價。一些知名網站推出搶票業務後,旅客還要為“加速包”“保險費”等不菲價目來買單。但即便取得鐵路客票的代理銷售資格的經營點,服務費每張客票最高也不得超過5元。而在沒有任何代理資質就加收各種買票手續費,這已經擾亂了正常的購票秩序,甚至可以説是涉嫌倒賣車票的違法行為。

  更何況,搶票軟體漸漸成了網絡詐騙的又一個“後門”。搶票軟體不僅成了知名網站和軟體在同質化競爭中的“利器”,也成了不法分子的“第二戰場”。在春運車票無法“雨露均沾”的情況下,旅客會根據平時所蒐集到的碎片化信息,來促成用搶票軟體的行為。而一些不法分子也正是看到旅客持幣待購的焦灼心理,於是言之鑿鑿地聲稱握有成本十幾萬元的軟體,簡單地利用QQ群和微信等工具就圈起了不明真相的群眾。接下來發展的,就是“錢騙走、人拉黑”的一幕。

  搶票軟體功能如何,暫且不説,但網民對它産生的突出問題反映強烈,相關部門也曾開展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2015年年初,國家網信辦就依法查處過一批惡意手機搶票軟體。時至今日,搶票軟體愈演愈烈,甚至成了不法分子的幫兇,這就更應當引起高度的重視,謹防其成為堂而皇之地網絡詐騙。

  網絡詐騙的特徵之一,是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對春運購票旅客而言,被不法分子用搶票軟體騙走的幾十乃至幾百元,或許還不構成網絡詐騙的傳統條件,但人數之眾,有聚沙成塔之勢。因此,當搶票軟體漸成不法分子的新腳本時,就需在執法上從嚴、從重,更要多管齊下、綜合治理。

  (原標題:春運搶票別成堂而皇之的網絡詐騙)

標簽:春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