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我們的制度自信源於親身感受

2017-01-04 17:43:41|來源:中國江蘇網|編輯:韓基韜

  據《紐約時報》報道,2017年元旦當天,用了80多年時間、花費45億美元才興建完成的紐約市地鐵第二大道線終於通車,但僅通車半小時就發生信號故障,列車服務受阻,乘客需等候超過10分鐘才能登車。(觀察者網)

  這條3.5公里的地鐵,僅僅設置3個站,規劃于80多年前,10年前動工興建,共花費了45億美元,通車半小時就發生信號故障。這樣的事發生在發達國家——美國,確實讓人大跌眼鏡。而有專家評估,此類地鐵如果是在中國建設,大約只需要花費16億元人民幣。當一項決策需要經過不同利益集團的博弈,伴隨的將是冗長的程式,哪怕這項決策是民眾迫切需要和萬分期待的。這種博弈,從理論上可能被認為能夠避免巨大的失誤,但從現實層面來看,由於受不同利益集團相互妥協的影響,帶來的是不成體系的規劃建設和低效率的弊端。所以網友坦率地評論:與美國相比,中國的體制優勢越來越明顯。

  1993年5月28日,上海軌道交通(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上海地鐵)1號線正式運營,截至2016年12月共開通線路14條(1-13號線、16號線),全網運營線路總長617公里,車站366座。2013年,全國首條跨省地鐵正式通車,上海地鐵11號線從上海安亭一直延伸到江蘇省昆山市花橋鎮,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滬蘇互通。這種建設速度,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做到的,即便是發達國家。

  中國以五年為一個時間段,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産力分佈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係等作出規劃,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五年規劃”。這個“五年規劃”,貫穿于國家到省、市、縣乃至鄉鎮,使社會經濟發展建設保持持續、連貫。從1993年地鐵1號線正式運營到今天,整整23年,上海地鐵交通建設規劃出現在每一個五年規劃中。中國的政治體制,保證了能夠為國家發展作出長遠規劃,並儘快落實推進,中國這些年經濟社會高速發展,與此直接相關。

  2016年6月23日,江蘇鹽城遭遇的強冰雹和龍捲風雙重災害,四川綿竹市第一時間發出慰問信,並決定向災區的父老鄉親捐出100萬元愛心善款,幫助災區人民早日恢復生産生活。8年前,綿竹遭遇“5·12”特大地震,江蘇省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以“江蘇和綿竹一家人、一條心、一個目標”為行動指南,投資到綿竹援建資金超過100億,幫助綿竹人民重新建設家園、發展經濟,16萬戶住房、所有學校、醫院都得以重建,21個鎮鄉又一次拔地而起,綿竹新城涅槃重生。

  “5·12”特大地震後,國外很多媒體認為,那次地震將會影響到當年8月份中國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然而,中國以驚人的速度實施救援,有條不紊的開展災後重建,奧運會不但沒有受到影響,開幕式還驚艷全球,這讓國際社會震驚。實行集體領導和最廣泛的民主集中制,我們黨和政府具有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組織與動員能力,可以組織和調動千百萬黨員與人民群眾為共同的事業奮鬥,這就是我們的制度優勢。

  近30多年來,中國發展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可以説,自1840年以來,中國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如果不帶偏見,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同意這一點。中國的社會制度是否有優勢,事實已經作了很好回答。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