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年財政收入突破5000億元
本報訊(記者 董鑫)北京青年報記者5日從市財政局獲悉,去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5081.3億元,同比增長7.5%,完成年度預算任務。這是本市收入規模首次突破5000億元,其中稅收收入佔財政收入比重達九成。
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本市積極培育涵養優質稅源,收入規模首次突破5000億元,收入品質穩步提高,稅收收入佔財政收入比重達九成。科技型企業,總部經濟,金融業、信息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等優勢行業,六大高端産業功能區企業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穩步增長,對財政收入增長形成較強的支撐力。在支出方面,本市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持續向民生傾斜,確保民生投入佔財政收入的比重始終保持在八成以上。
此外,為落實“放管服”要求,財政局對政府採購、預算評審、資金撥付等環節進行了梳理優化,在審批環節上做“減法”,推進預算執行流暢高效。具體而言,包括將公開招標限額標準由100萬元提高至200萬元,限額標準以下採購人可按規定自主選擇採購方式,擴大非招標採購方式適用範圍,大大縮短採購週期;在項目預算能夠保障的前提下,允許預算單位在預算批復下達前提前立項並開展採購活動,實現政府採購週期前移。同時,在全國率先簡化進口産品審核程式,對進口産品審核事項實行一攬子批復,執行中無需再逐一報批;針對採購頻繁的進口産品,可由主管部門建立進口産品清單,避免預算單位反復申報。適應財政中期規劃管理和編制滾動預算要求,建立滾動採購制度,允許單位在預算能夠保障的前提下,簽訂不超過三年的採購合同。
今年,本市將著力落實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以進一步減稅降費的政策措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在保障民生兜底上進一步補齊教育、社保、醫療衛生、養老、公用事業服務等方面的短板;著力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全力保障“協同發展、創新驅動、生態環境、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五大重點領域的支出,統籌政策資金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積極推動副中心、新機場、冬奧會、世園會等重大項目建設;積極推動財稅改革與其他領域改革的協調聯動,合力解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同時,著力提升財政支出績效水準,將預決算信息公開向績效目標和結果延伸,推動預算單位落實“花錢問效”的主體責任。
(原標題:2016年市財政收入突破5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