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60天248.5億元 北京法院曬出執行會戰“成績單”

2017-01-07 13:01:55|來源:新華網|編輯:何雨陽

  原標題:60天248.5億元 北京法院曬出執行會戰“成績單”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 題:60天248.5億元 北京法院曬出執行會戰“成績單”

  新華社記者涂銘 熊琳 王可佳

  60天248.5億元,平均每天為當事人執行到位超4億元,這是北京市法院剛剛曬出的“年底六十天執行會戰”的“成績單”。

  “基本解決執行難”是法院向人民群眾做出的堅定承諾。在過去的一年裏,北京市各級法院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引入“互聯網+”模式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懲戒力度,全市法院全年執行到位金額810.3億元,同比增長38%,切實提升了當事人的司法獲得感。

  六十天“啃下”一批“長期未結案”“涉民生案件”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5日發佈消息,在2016年11月啟動的“年底六十天執行會戰”中,全市法院新收執行案件21432件,同比增長8.4%;執行結案53818件,同比增長48.6%;執行到位金額248.5億元,同比增長16%。全市有11家法院執結案件超過2000件,6家法院執行到位金額超過20億元。

  “全市法院通過集中執行、聯合執行等活動,加大執行力度,解決了一批長期未結的‘骨頭’案件。”北京市高院副院長安鳳德介紹,東城區法院執行幹警通宵20小時執結一起佔用教育場地的租賃合同糾紛案件;朝陽區法院加班騰退一處位於大興區舊宮鎮涉案工廠近26畝的拍賣土地;北京市一中院對2013年以前的全部未實結案件重新進行財産調查,發現並核實共計1100余條財産線索。

  “會戰期間,全市法院高度重視以涉農民工工資為重點的涉民生案件執行工作,加班加點查人找物,切實打擊‘老賴’,為一大批當事人送去司法溫暖。”北京市高院執行局局長楊越介紹,會戰期間,延慶區法院執結涉民生案件300多起,執行案款800余萬元;房山區法院執結涉民生案件286件,為160余名患塵肺病的煤礦工人發還工傷補償188萬元。

  “信息化”“心理疏導”“立保同步”等創新舉措納入執行

  “全市各級法院在破解執行難問題上屢出新招,取得了良好成效。”楊越表示,二中院首創研發“刑事涉眾財産刑執行案件管理系統”,大幅提升執行工作信息化水準;三中院首創網拍標的在線預約平臺,執行會戰期間拍賣成交38件,成交標的金額1185.5萬元。

  此外,北京市四中院為破解執行難推出“立保同步”工作機制,2016年全年累計保全財産110億元。會戰期間,該院完成了北京首例飛機保全案件。

  此外,西城區法院通過建立執行綜合事務中心實行一體化辦公、一站式服務,對內做到減負增效,對外提升服務滿意度,投訴舉報率大幅下降。昌平區法院嘗試將心理諮詢與執行工作結合,對遭受嚴重心理創傷的當事人引入心理疏導,修復關係化解矛盾,為法律威嚴增添“柔性”情感關懷。

  “互聯網+”等多項舉措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懲戒力度

  安鳳德表示,為打造高效的執行聯動機制,北京法院已與市紀委、市公安局、北京鐵路局、市住建委等多家單位對接,建立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和被執行人失信信息共享、懲戒信息反饋機制,加大懲戒力度,力爭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此外,“互聯網+”模式也被納入執行環節。據介紹,朝陽區法院與互聯網企業及其他相關單位開展合作,在消費、金融、教育等領域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多重限制,擴大了聯合信用懲戒的範圍和力度。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後,有104名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判決義務,執結案件90件,執行到位金額達1.5億元。

  安鳳德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北京法院將重點做好執行規範化、信息化等工作,落實2017年元旦、春節期間涉民生案件集中執行行動,進一步加強部門間聯動,推動方法創新,確保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的這場硬仗。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