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職稱制度將迎重大變革:重視實際工作能力 淡化論文、英語要求

2017-01-09 09:07:16|來源:央廣網|編輯:谷士欣

  央廣網北京1月9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提起“職稱”一詞,民營企業員工肯定有點懵;但對事業單位員工來説,職稱就是一部“通關升級史”。一方面,職稱與收入和晉陞掛鉤,不得不評;另一方面,職稱評定一直存在“唯學歷論、唯資歷論、唯論文論”等傾向,飽受詬病。

  這種狀況今後將得到扭轉。近日,中辦、國辦聯合下發《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重點解決現行職稱制度體系不健全、評價標準不夠科學的問題,將以職業分類為基礎,建立科學規範的職稱制度。今後在職稱評定中,將更加重視實際的工作能力和業績,淡化對論文和英語的要求,同時向廣大基層崗位傾斜。這意味著,從1986年開始實行、涉及5500萬人的職稱制度,將迎來一次重大變革。

  青島某事業單位的職工逄先生,雖然工作年限和業務水準都達到評副高職稱的條件,但害怕職稱英語過不了,他這兩年都沒申報,“英語之前學一點,但專門去考試,花精力、花時間,確實歲數大了。”

  南京某事業單位張媛,去年評翻譯職稱,卻卡在計算機上。眼看評上的同事每月工資多出幾百塊,她心裏很不是滋味,“我的計算機很弱,每次都卡在這,所以一直沒法升職,很影響我的工作、收入,也很影響我的積極性。”

  讓廣大醫生群體頭疼的,還是論文這根“指揮棒”。目前醫生評高級職稱,普遍需要2到5篇SCI論文。河南腫瘤醫院曹長松説,無論內外科醫生,臨床壓力都很重,門診、會診、病例討論,加上週末半天查房,完成一篇論文需要3到6個月甚至更長,根本沒精力搞科研,“基層比較忙,讓他們期刊上發表論文,確實對他們要求挺高。我認識的一些大夫,五六十歲晉陞副高一直評不上。技術沒問題,論文卡的很嚴。”

  這些情況,如今有望得到改觀。近日,中辦、國辦聯合下發《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將重點解決現行職稱制度體系不健全、評價標準不夠科學的問題。

  人社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司長俞家棟表示,此次改革將尤其針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評價標準“一刀切”等弊端,“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科學評價為核心,以促進人才開發使用為目的。給人才鬆綁,讓專業技術人才有更多精力深耕專業、做好本職工作,是這次改革的方向。”

  《意見》改革了職稱的評價標準,提出分類評價專業技術人才的能力素質。對實踐操作性強,研究屬性不明顯的職稱系列,可不作論文要求;探索以專利成果、教案、病歷等形式替代論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注重考查研究品質、淡化論文數量要求。

  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長張冠梓表示,這有助於醫生等專業技術人員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升業務水準上,“發多少論文、在哪個地方發論文,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更注重實際業務工作能力和表現。原來計算機、外語都是限制性、前提性要求,現在都不存在。外語要求怎麼提,交給所在單位或者評審機構決定。對基層或者對外語要求不高的系列,要求取消職稱英語考試。”

  一直以來,由職稱英語派生出的“外語替考、作弊指導”等亂象層出不窮。“保底成績、送考試真題”成了培訓機構常見的宣傳語,衍生出的還有論文造假、學術腐敗。發一篇論文幾百上千明碼標價,評獎成了部分專業學會的撈錢手段;職稱評審過程中的以權謀私也屢現報端。對此,《意見》一方面加強對評審過程的監督,打擊評審舞弊;另一方面,在職稱評價標準上強調品德首位,建立職稱申報評審誠信檔案和失信黑名單制度。俞家棟表示,通過弄虛造假、暗箱操作等行為取得的職稱,將一律撤銷,“一定要突出職業道德和品行。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對專業技術人才也一樣。學術造假、學術不端腐敗等問題,如果發現,一票否決。”

  更重要的是,今後評職稱,將突出對業績水準和實際貢獻的評價。增加技術創新、專利、技術推廣、標準制定等評價指標權重,注重考察研究成果的經濟社會效益。取得重大研究和技術突破的,甚至可以直接申報高級職稱。俞家棟表示,這一系列將實際業績與職稱直接掛鉤的做法,會提升專業技術人才深耕專業的熱情,“幹什麼、評什麼,不像原來評的用不上,用的評不上。突出能力和業績導向,比如專利、工程設計的方案、工作總結等,更多回到能力本位的評價取向。”

  長久以來,基層醫生、鄉村教師的職稱晉陞普遍存在困難。鄭州新鄭市新村鎮衛生院業務院長李俊超説,他整個醫院連一個副高職稱的醫生都沒有。因為論文一般都注重研究疑難重症,而基層醫院更多的是常見病、多發病,“基層少,也不好發表,咱這都是常見病、多發病。副高職稱,鄉鎮醫院很少,像俺醫院一個也沒有。”

  此次改革,對基層一線尤其縣以下崗位做了傾斜。放寬評定標準,明確不要求外語和計算機,淡化或取消論文要求;對長期在一線工作的人員,則適當放寬學歷和年限要求。俞家棟表示:“基層職稱評定標準的設定上,符合基層特點,和大中城市、大院大所做區別。基層教師、醫生,拿教案、病例,都可以作為能力的體現標誌。”

  張冠梓認為,這無疑釋放了基層人員職業發展和待遇增長的空間,“實際上基層一線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人員,得不到這樣的機會,這次給他們提供更多空間,比如從前要熬年頭,大家要等著年限到了排隊才能評上。”

  工程系列從業者雖然佔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總量的六分之一,卻無法評正高級職稱,原因是該系列根本就沒設置職稱層級。同樣的問題,還廣泛存在於熟悉的“會計、統計、農業”等總共11個職稱系列中。此次《意見》在職稱制度體系方面,明確在保持現有29個職稱系列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健全層級設置,要求各職稱系列均設置正高級職稱。這意味著,大量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和收入空間將獲得雙拓展。俞家棟介紹:“11個沒設置正高級層級職稱的系列,全部可以評正高級職稱。目的是暢通各個層次的職業發展通道,保護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