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銀行”是否值得推行?
錢不夠用可以向銀行貸款,但你知道,考試分數不夠,也可以先借嗎?南京一中國際部嘗試推行“分數銀行”制度,開放語文、物理、地理等6門科目,學生在平時測驗、期中、期末考試中考了不及格,可以先向“分數銀行”借分,待後期考試獲得較多分數,再將所借分數歸還,以此保護他們的自尊,激勵他們努力學習。(1月10日《金陵晚報》)
“分數銀行”值得一試
苑廣闊
在筆者看來,該校創新性設立的“分數銀行”,其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可以充分照顧學生的自尊,避免部分學生因為偶爾的考試不及格而對學習産生挫敗感,對學習失去信心;二是可以極大地調動和激勵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既有利於他們彌補自己在學習上比較弱的科目,實現均衡發展,同時又有利於把學習上的後進生變成“進步生”。從這個角度來説,“分數銀行”制度,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他們自我約束的能力,這顯然屬於素質教育的一種。
考試不及格的學生可以從“分數銀行”借分,但並不是誰都可以借,也不是想借多少就借多少。借分的學生不但要提交詳細的“借分報告”,而且還要擬定切實可行的“還分計劃”,由老師作為分數銀行的“行長”,對此進行嚴格的把關。比如你分數差得太多,那麼“行長”就得考慮你是否有償還能力;再比如你這次借了分,下次考試卻沒有進步,導致所借的分數無法償還,那麼還可能會被拉入“分數銀行”的“黑名單”,以後再想借分可就難了。
實踐表明,該校國際部推出“分數銀行”以來,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確實大為提高,真正實現了從“讓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這不但是老師所想看到的,同時也是廣大家長們所樂見的。所以,其他學校也不妨試試。
“分數銀行”不見得好
楊 雄
在一些老師看來,“分數銀行”能增強學生的積極性,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相比于“一考定終身”,更合理、更人性化、更與世界接軌。同樣,此舉也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但是,“分數銀行”真的有這麼好嗎?恐怕還值得商榷。
從增強學生積極性來説,“分數銀行”並不能發揮相應的作用。首先,對因懶散而借分的學生來説,“分數銀行”只能助長其僥倖心理,讓自己暫時忘掉考試煩惱,過兩天就打回原形;對於非常努力卻依然徘徊在及格線上的同學來説,向“分數銀行”借上一次可能一直都還不上,由此帶來的“借貸壓力”可能還會造成二次傷害。
此外,我們更需要從教學的角度來審視“分數銀行”存在的意義。授人以漁而不是魚,在教學當中也同樣如此,“分數銀行”可以借分給學生,幫助其渡過難關,但這只是在形式上增加了學生的分數,學生學習能力弱、後勁不足等實質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對學生和老師來説,都不是長久之計。
最值得警惕的一點是,該學校“分數銀行”的概念源自金融體系中的實體銀行,模倣其借貸模式。眾所週知,借貸模式有利有弊。很多有不良借貸習慣的人,會陷入借了又借,拆東墻補西墻的惡性循環,最終身陷囹圄。同樣,在孩子尚未成年的基礎上,就讓其接觸到借貸模式,若是養成了不良的借貸習慣,誤了前程,誰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