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東北經濟】新一輪東北振興需聚焦新增長動力培育

2017-01-11 20:09:32|來源:法制網|編輯:楊玉國

【直擊東北經濟】新一輪東北振興需聚焦新增長動力培育

  法制網特約評論員 劉洋

  國家發改委近期正式印發《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作為國家層面促進東北振興的第四份重要文件,規劃的出臺為加快實現東北振興提供了重要指引和依據,標誌著新一輪東北振興全面啟動實施。

  東北地區作為全國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和裝備製造業基地,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面佔據特殊地位,其經濟發展狀態對我國國民經濟運行態勢具有直接影響。然而,近年東北經濟出現了“斷崖式”下行,表明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遇到了新“瓶頸”。上一輪東北振興殷鑒不遠,新一輪振興不能簡單“複製”,必須在培育新增長動力有所作為、有所突破,可以聚焦以下四個領域:

  首先,深入挖掘産業發展新潛力。東北振興戰略實踐以來,國家先後出臺了數十項支持政策。産業政策關注的重點是歷史基礎比較好的重工業,而對區域輕工業部門和服務業關注較弱。在此番經濟下行過程中,恰恰是以農副産品加工業為首的輕工業部門和傳統服務業部門,對經濟起到了較大的“緩衝”作用。新一輪東北振興應在繼續推進原材料工業和基礎裝備製造業升級改造進程的同時,進一步挖掘輕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潛力。對輕工業而言,可依託東北地區豐富農副産品優勢、工業原料優勢和巨大的市場需求,加快探索符合區域市場環境的輕工業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不斷降低東北地區對重工業的高度依賴。對服務業而言,可改變過度重視重工業發展的前期振興思路,研究制定東北地區現代服務業振興規劃,出臺支持區域現代服務發展的綜合政策體系,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提速發展,推進生産性服務業提效發展,促進現代服務業成為東北地區新經濟增長點和居民就業的主渠道。

  其次,大力拓展投資新領域。開拓新的投資領域,將保持投資適度增長作為扭轉經濟下行的近期舉措,為東北地區結構調整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緩衝空間。可將城市更新改造、産業平臺建設、生態工程建設作為近期擴大有效投資的突破口,通過推進老工區搬遷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老舊居民區改造、全面升級老工業基地城市市政設施、規劃建設一批創新型産業園區、規劃建設一批生態環保工程等途徑,保持適度的投資增長速度,為區域原材料工業過剩産能化解提供空間。

  再次,厚植創新新優勢。創新乏力是導致東北地區此番經濟下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東北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東北地區創新投入強度長期低於全國平均水準,一些反映區域創新能力的主要指標甚至明顯低於中西部省區平均水準。新一輪振興要充分重視科技創新對提升産業綜合競爭力的引領作用,通過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的良性互動,為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注入強大動力。要進一步加大創新投入,加快建立區域研發經費投入增長機制,加大對大中型企業研發活動支持力度,儘快扭轉創新投入低於全國平均水準的狀態;要切實盤活創新主體,充分發揮東北地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眾多、科技資源豐富的優勢,研究制定區域人才吸引政策,扭轉專業技術人員外流趨勢,率先推進機制體制創新,激發科研人員、科研機構創新活力;要加快完善創新平臺,進一步密切“官産學研”之間的良性互動,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規劃建設一批成果轉化平臺,支持科研院所集中的核心城市建設大型科技創新園區,形成一批高端區域創新平臺。

  最後,打造營商新環境。受歷史慣性和觀念的影響,東北地區強政府、弱企業、弱市場的現象非常突出。雖然已實施多輪“簡政放權”的行政改革,但行政審批手續繁瑣及政府管理部門服務意識不強的情況仍沒有改變,這是制約區域企業營商環境改善的最大障礙。在當前全國“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東北地區在推進政府職能改革方面要更大膽一些,應按照“商本位”思路,加大省、市級政府部門撤並重組力度,加大審批事項集中清理力度,大幅度削減審批事項,大幅度精簡審批環節,切實實現一門受理、限時辦結的一站式並聯審批模式。結合遼寧激活民間投資、擴大對外開放需求,大膽探索審批事項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進一步減少民間資本、外資投資服務業、製造業、採掘業的準入限制。

  (作者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