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遼寧艦通過台灣海峽,美軍嚷嚷重奪制海權為哪般?

2017-01-12 15:26:3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蔣麗麗

  海上升明月,難平水上波。12日,中國海軍發言人宣佈,當天淩晨,赴南海執行跨海區訓練和試驗的遼寧艦編隊通過台灣海峽,繼續開展後續任務。然而,中國海軍這麼一個正常訓練,卻引起了不少異動。

  事實上,遼寧艦編隊自去年12月24日起開展遠海訓練以來,全程就備受關注。日本與台灣方面更是聯手全程監控,特別是遼寧艦11日折返進入台灣海峽後,台灣方面出動F-16、IDF戰機和P3C反潛機、巡防艦、軍機監視,並第一時間向正在中美洲拉關係的蔡英文匯報動態,看似搞得陣勢很大,其實根本無力應對,不過是想傳遞“一切都在掌握中”的信息,來安撫島內民心。

  關於遼寧艦此次通過台灣海峽,劉振民副外長説,遼寧艦是中國第一艘航母,近幾年一直在訓練,台灣海峽是大陸與台灣共享的國際水道,所以遼寧艦訓練過程中往返台灣海峽是“正常”的,對兩岸關係不會有任何影響。

  不做虧心事,怎會怕敲門?台灣方面對遼寧艦如此嚴陣以待,其實是做賊心虛。自蔡英文上臺以來,不提“一個中國”原則,搞柔性“台獨”,致使兩岸關係嚴重倒退。去年底,非洲島國聖普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有力地説明瞭什麼是順應國際時勢。眼看台灣國際活動空間日益縮小,蔡英文在製造出與特朗普通電話事件後,又是“過境”美國,又是“出訪”中美,不過是想再搏一把。而對遼寧艦遠海訓練如此反應激烈,恰恰説明瞭台灣當局的理虧與心虛,也説明遼寧艦此行客觀上對“台獨”分子起到了震懾作用。

  説到臺海局勢,最牽掛的其實是美國。當地時間10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特納在例行記者會上説,美國在亞太區域的整體戰略是降低緊張情勢,希望遼寧艦經過臺海不會加劇兩岸緊張關係。他同時説,只要符合國際法律在國際水域運行,美國並不持有異議。

  與國務院綿裏藏針的表態相比,美國軍方就按捺不住了。6日,美國第3艦隊卡爾文森號離開美國西岸聖地牙哥港開往西太,這是美軍二戰後首次派出第7與第3艦隊在西太共同執行任務;9日,美國國防部發佈《重返海洋控制》白皮書,強調美國海軍要通過“雲殺傷”新型作戰理念,重新建立冷戰時期的絕對制海權。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在推特上發文,稱卡爾文森號駛入太平洋後,已經開始執行“重返海洋控制”大戰略的訓練。

  談到實施這些舉措的原因,美方毫不避諱,稱一些核大國正在挑戰美國曾經建立的海上統治地位,這和冷戰時代的情況很相似。美國海軍水面船艦部隊指揮官羅登更是直接説:“因為中國海軍和重建的俄羅斯艦隊挑戰了美國在海洋方面的長期主導權,我們將大張旗鼓地重新控制海洋”。

  有人認為,美軍以“中俄威脅”為藉口,主要是想從國會獲得更多的撥款,給海軍置辦更多的裝備。確實有這方面的原因,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提出“以實力求和平”政策,並將擴大軍事實力作為“讓美國重新強大”的一個支點,這讓美國國防部看到了機會,立即打報告要求撥款5000億美元建造更多軍艦,“面對中俄的海上力量”。

  不過,更要看到,美國現在確實正努力改變冷戰後的“從海向陸”政策,重新重視“海權”。其實,“海權”這一概念就是由美國戰略理論家馬漢提出的,馬漢公開宣稱“強權即公理”,馬漢海權論支撐了美國海軍的發展和海上擴張,也讓美國當權者深信:得海權者得天下。隨著中國海上力量的增強,美軍之所以不斷渲染“中國威脅論”,正是因為其始終持有冷戰與零和博奕思維,不容太平洋上出現新的力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便我們再説中國跟冷戰時的蘇聯不同,再説中國不想去追求全球制海權,恐怕都是對牛彈琴。

  唯今之計,中國雖然不會與美國進行新冷戰和軍備競賽,但是一定要不斷地磨煉自身,不斷地提升捍衛領土主權和核心利益的實力,才能增強博弈的實力,讓有關方面不敢亂動,真正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盛玉紅 國際在線特約評論員)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