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官方: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去年抽檢合格率96.8%

2017-01-16 11:00:54|來源:中新網|編輯:范琪妍

  中新網1月16日電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郭文奇今日表示,2016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全國範圍內組織抽檢了25.7萬批次食品樣品,總體抽檢合格率為96.8%,與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2.1個百分點。

  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16年食品安全抽檢情況及2017年抽檢計劃,同時介紹兩節期間食品安全抽檢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郭文奇介紹,食品安全抽檢結果顯示,當前中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一是大宗日常消費品抽檢合格率總體保持較高水準,糧食加工品為98.2%,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為97.8%,肉、蛋、蔬、果等食用農産品為98.0%,乳製品為99.5%。

  二是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共抽檢2532批次,其中有0.9%的樣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0.4%的樣品符合國家標準但不符合産品包裝標簽明示值。

  三是1299家大型生産企業的18030批次樣品和19家大型經營企業集團2949個門店的30599批次樣品的合格率分別為99.0%和98.1%,比總體合格率分別高出2.2和1.3個百分點。

  郭文奇介紹,特別是從2014至2016年的抽檢情況看,調味品、飲料、水果製品、蛋製品、水産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等9類的抽檢合格率逐年升高。一些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品種和指標,如乳製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小麥粉中的黃麴黴毒素B1、蛋製品中的蘇丹紅等,三年抽檢樣品均全部合格;花生油中的黃麴黴毒素B1、水果幹製品中的菌落總數、餐飲自製發酵面製品中的甜蜜素等抽檢合格率逐年提高。

  2016年抽檢發現的不合格産品中,主要問題有:一是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佔不合格樣品的33.6%。二是微生物污染,佔不合格樣品的30.7%,其中因致病性微生物導致的不合格樣品佔此類不合格的25.6%。三是品質指標不符合標準,佔不合格樣品的17.5%。四是重金屬等元素污染,佔不合格樣品的8.2%。五是農藥獸藥殘留不符合標準,佔不合格樣品的5.5%。六是生物毒素污染,佔不合格樣品的1.1%。七是檢出非食用物質,佔不合格樣品的0.7%。八是其他問題,佔不合格樣品的2.7%。

  郭文奇指出,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源頭污染,包括土壤、水源等環境污染導致重金屬和有機物在動植物體內蓄積,農藥獸藥、農業投入品的違規使用導致農藥獸藥殘留等超標;二是生産經營過程管理不當,比如生産、運輸、貯存等環節的環境或衛生條件控制不到位,生産工藝不合理,出廠檢驗未落實等;三是當前基層監管人員總體能力水準與監管任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適應。

  郭文奇強調,針對抽檢發現的問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組織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産經營單位及時採取處置措施,2016年共處置生産經營單位9264件次,罰沒總額達1.2億元,下架封存不合格食品428.2噸、召回326.9噸。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處置信息由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規定向社會公佈。

  (原標題:官方: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去年抽檢合格率96.8%)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