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多地提今年治霾“小目標”:力度很大 難度不小

2017-01-23 16:06:59|來源:新華網|編輯:谷士欣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 題:大氣治理成高頻詞實現治霾“小目標”還差哪幾步?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劉碩、烏夢達、翟永冠

  近日,地方兩會密集召開。“新華視點”記者梳理髮現,在已經公佈的20余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涉及大氣環境治理的相關表述。去年初各地提出的防治目標是否實現?實現今年大氣污染防治目標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不少地方超額完成任務、扭轉惡化趨勢,個別地方未達目標

  2016年地方兩會上,10余個省份明確提出降低PM2.5濃度、削減污染物排放以及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等指標。一年過去,部分省市亮出了治理成果。

  記者梳理髮現,過去一年中,一些省市超額完成大氣污染治理任務。北京市2016年大氣細顆粒物濃度下降目標為5%左右。北京市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公佈數據表明,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每立方米73微克,同比下降9.9%。

  河北省2016年把PM2.5濃度下降目標定為6%以上。該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披露,河北去年PM2.5平均濃度下降9.1%。

  在部分地區,2013年“大氣十條”提出的目標任務在去年得到提前落實。上海去年PM2.5年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1%。2013年以來累計降幅27.4%,提前一年實現下降20%的階段性目標。

  一些省市雖未制定具體目標,但在去年基本達到治理預期。在“重拳治理大氣污染”的河南省,2016年PM10、PM2.5濃度比上年分別下降5.2%、8.8%。

  也有省份在報告中直陳問題。山西省明確指出,陽泉、長治、晉中、太原、晉城、臨汾、朔州、運城八市未完成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年度任務。

  記者梳理各地報告發現,各省市為了實現治理目標,紛紛打出改造關停燃煤鍋爐、治理城鄉散煤、壓減煤炭消費和焦炭産能等組合拳。一些地方通過調整産業結構斬斷霧霾來源。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盧彥介紹,近三年來,北京市累計關停退出製造業企業1341家,提前完成5年退出1200家企業的任務。

  多地提今年治霾“小目標”達到降幅目標難度不小

  記者梳理各省市政府工作報告發現,一些地方列出今年PM2.5年均濃度降幅目標。北京市提出,2017年PM2.5年均濃度目標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左右,為此北京將投入182.2億元。

  河北省今年計劃實現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6%以上的目標,同時要完善大氣污染防治頂層設計、持續開展動態污染源解析等,並計劃全年削減煤炭消費600萬噸以上,壓減焦炭産能720萬噸。河北還提出支持新風系統等空氣凈化設備進校園。

  吉林省提出,地級以上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5%以上;陜西提出,力爭關中地區PM2.5濃度降低3%以上,優良天數平均增加5天;四川提出確保全省未達標城市PM2.5年均濃度下降8%以上。

  一些省市雖未在報告中提出明確治理目標,但從報告中的表述來看,治霾力度同樣很大。

  天津提出,關停淘汰落後企業100家,PM2.5年均濃度降幅好于去年,完成國家“大氣十條”目標任務;河南省提出,要全面完成國家空氣品質改善終期考核目標任務,確保PM10、PM2.5濃度穩定下降。

  山西提出,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控煤、治污、管車、降塵力度,加快推進集中供熱,完成國家下達的黃標車及老舊車淘汰任務;建立重污染天氣預警應急響應和聯動機制。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近兩年一些地方列出了年度目標,但達到降幅目標的難度不小。以北京為例,秋冬季節霧霾頻發、月度表現不穩定對防治目標實現帶來了嚴峻考驗。

  統計顯示,2016年前9個月,北京PM2.5濃度為62微克/立方米,一度逼近“大氣十條”提出的到2017年達到60微克/立方米的目標,但受發生在第四季度的霧霾影響,北京PM2.5年均濃度被拉升,達到每立方米73微克。

  實現階段性目標需做哪些努力?

  南開大學國家環境保護城市空氣顆粒物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馮銀廠表示,目前各地推行的措施是有針對性的,抓住了現在大氣污染的重點。

  一些地方的代表委員表示,政府強力治霾確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離根本性改善、離百姓呼吸潔凈空氣的期待還有較大差距。一些代表委員和專家建議,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有針對性地努力,逐步解決霾患。

  ——應進行精細化治理。北京市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認為,應建立季度空氣品質目標考核機制,依據精細化考核的結果,建立市級黨委政府對區級黨委政府的約談問責機制,讓治霾措施治標又治本。

  天津市環保局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減排措施只是治標,要治本必須圍繞産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以及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持續提升,開展長期的艱苦工作。

  ——合力治霾,多層次聯動。“進入冬季,京津冀55%左右的污染源來自供暖的散煤,如果京津冀不能聯動,某一地取得的治霾成效就會很快被蠶食或覆蓋。”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説。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省市提出了區域內地市聯動的措施。陜西提出,加強空氣品質預測預警,構建“大西安”和關中各市聯動一體的應急響應體系,積極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吉林提出,抓好“長吉平+1”四城共治大氣污染專項行動。

  ——強化執法監督。北京市提出,2017年將組建環保警察隊伍,強化環境監管執法,著力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執行力問題。馮銀廠等專家認為,目前治理大氣污染急需在各項措施基礎上建立長效機制,形成常態化執法監督。

標簽:霧霾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