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假日綜合徵”不能只靠身心調節
春節七天長假結束了,明天是節後上班的第一天。但不少人還沒有從節日狀態緩過勁兒來,睡眠紊亂、情緒不佳、對上班這件事打不起精神來……如果你有上述情況,很可能是得了假日綜合徵。那麼,如何調整狀態,儘快進入工作模式呢?不妨試試下面這幾招。(2月2日新華網)
有的人節後不想上班,身心萎靡、情緒低落,其實僅是一種個體現象。然而,據媒體報道,去年春節後,一些政府機關,特別是服務窗口,普遍存在“缺崗少位”現象。有的單位開了門卻不辦事;有的工作人員不到崗或中途離崗,有的“身到心未到”,在工作崗位上“抽抽煙聊聊天”......應該説,這是“假日綜合徵”的主要症狀之一,折射出了一些公職人員的懶惰思維,更暴露出了一些政府部門作風渙散。
事實上,上述這些現象,不僅是“假日綜合徵”的集中體現,更是在集體享受特權。與企事業單位相比,政府部門沒有生産、經營的剛性任務和量化指標,也沒有經濟壓力,工作早幹遲幹、幹多幹少一個樣。因而,節後不想上班,單位“缺崗少位”,也只有政府部門才享有這個優越條件和特殊福利;更何況,一些政府部門原本就是重管理輕服務的,於是,春節給自已多放幾天假,少管理幾天事務,反正天又蹋不下來。殊不知,春節的法定假期與調休是七天,政府部門“缺崗少位”,顯然違反了國家的相關法規。
特別是,在現階段,我國地方政府部門的行政效能、工作效率等,與發達國家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參差不齊,正常的工作日,大都辦事效率不高,一旦節後不想上班,或“缺崗少位”,“門難進、人難見、事難辦”的問題將更加突出,行政效能、工作效率將會更低。特別是,在我們享受了足夠春節假期的情況下,習近平、李克強等中央領導同志則在利用節日假期下基層走訪慰問困難群眾;還有交通、交警、環衛等行業的工作人員,節日期間一直在堅守崗位;與中央領導和這些普通勞動者相比,我們還有理由患上“假日綜合徵”嗎?
可見,破解“假日綜合徵”,不能只靠身心和食宿調節,還需重點把握工作環節。無論是節後不想上班,還是“缺崗少位”,均放大了社會不公,損害了公共利益,敗壞了政府形象,違反了國家法規。因此,對於這種不思幹事、只圖享受的不作為現象,不僅要嚴厲制止,而且要嚴肅查處。並以此為突破口,出重拳,下猛藥,整治各類“假日綜合徵”。(汪昌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