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以色列國家形象的現實困境

2017-02-04 08:38:58|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王瑞芳

  2月3日晚,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1人在以色列海法與媒體研究專家艾黎·艾弗拉伊姆進行有關以色列媒體形象的交流,部分團員就東道主涉以媒體報道成因分析提出坦率的不同看法,竟然使這位專家事後潸然淚下。近一個星期的學術交流以如此戲劇性花絮收尾,不僅讓我們略感驚訝和尷尬,也切實體會到巴以衝突大背景下以色列國家形象面對的輿論困境和知識分子的苦悶。

  艾黎是海法大學教授,原籍摩洛哥,為人謙和、溫婉甚至有些靦腆,也是我們此行所接觸對象中最低調的一位。他以“框架理論”為基礎,系統總結和分析歐美媒體針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這對矛盾體的報道,抨擊西方媒體特別是歐洲媒體對以色列的種種不公,認為歐洲精英對以色列充滿偏見甚至“反猶主義”意識形態。

  此行11位中國媒體人來自各地電視臺、電臺、報紙和網站,除筆者外均為首次訪問以色列,但都有著豐富的媒體經歷和獨立思考意識。面對艾黎不厭其多的案例分享和詞句挑剔,一位團員指出,也許從歐洲人的視角看,以色列既維持著對巴勒斯坦的長期佔領,又是武裝到牙齒的超級軍事大國,作為弱者方的巴勒斯坦人遲遲不能獲得獨立和自由,即使獲得更多同情也是人之常情。

  筆者針對艾黎的案例分析提出商榷:如果説歐洲媒體基於基督教社會根深蒂固的反猶和排猶文化傳統,對巴以衝突的傾向性報道無法讓以色列感到中立、客觀和平衡,但他所點名的美聯社“親巴”報道,難以從邏輯和事實上印證上述指控,因為美國不僅長期支持和呵護以色列,而且美國猶太人對媒體的影響力之深世人共知。由此不難判斷,艾黎在抨擊歐美媒體設置偏見明顯的報道框架時,自己是否也落入選擇性價值分析和判斷。事實上,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也長期指責西方輿論同情、偏袒以色列,進而對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構成不公,雙方誰對誰錯,恐怕很難一概而論。

  以色列是推崇言論自由的國家,其媒體報道呈現了較為豐富的多樣性,即使對巴以衝突這個核心而持久的議題,以色列輿論一直不乏抨擊政府佔領政策的聲音,不乏對巴勒斯坦人苦難的同情,也不乏對其領導人缺乏結束中東衝突大智大勇戰略眼光和胸懷的尖銳抨擊。只是近20年來,巴以衝突再次加劇且地緣格局快速變化,以色列溫和力量逐步退潮而右翼力量呈現壓倒性態勢,過去的左右相對平衡媒體格局才明顯變化。

  自我們1月29日踏入國境,熱情、好客、週到的以色列東道主就為我們安排了認知這個風暴眼國家的密集活動,從參觀馬薩達反抗羅馬暴政起義廢墟到參觀二戰大屠殺紀念館,從參觀猶太聖殿遺址到聆聽猶太民族前世今生,從分享中東亂局、恐怖主義形勢到細數猶太複國主義理念,從感受不同媒體業態、集體農莊、科技創新到拜訪中國承建地鐵項目組和春節慶祝晚會,短短幾天,將一個濃縮古今的以色列呈現給初來乍到的客人,以至於代表團陷入“填鴨式”的身心疲憊。

  很顯然,東道主懷著對中國人民的真誠好感與友誼,迫切希望客人們理解猶太民族與這片古老土地的歷史聯繫,以及以色列當代地區政策的來龍去脈,以期獲得中國輿論的充分理解。他們也非常自豪地告訴我們,每兩個猶太人都會産生五種不同想法,即猶太文化非常推崇求異和與眾不同,這種傳統既是生生不滅的民族文化基因,也是推動以色列成為創新大國的內在動力。

  然而,艾黎授課“受傷”的回饋很遺憾地表明,求異知易行難,尤其是涉及民族情感、生存安全和國家形象時,再正常不過的討論和互動,都可能構成無心之傷和意外冒犯。雖然這只是此行整體愉快交流中的一次“茶勺風波”,但它直觀而清晰地展示了以色列強大外表遮蔽下的某種柔軟與脆弱。

  屁股決定腦袋,視角影響立場。以色列在不遺餘力地維護既得利益和優化國家形象,而包括中國媒體在內的世界輿論則希望公正、全面和持久地解決巴以衝突,這種交鋒與碰撞必然伴隨著這個世界難題而延續誰也無法真正説服對方,誰也難以事事佔理。唯一可做的恐怕是加強交流增加共識,但最終的皆大歡喜,只能期待巴以鑄劍為犁,化干戈為玉帛。(馬曉霖)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