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三農”情懷和戰略智慧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多次重要會議上、在深入各地的調研考察中,就“三農”問題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戰略性的重大問題。《中國習觀》原創品牌欄目為您聚焦這些重要內容,帶您一起深刻領略習近平總書記的“三農”情懷和戰略智慧!
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整個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比較主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必須始終堅持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減弱、推進農村全面小康不鬆勁,在認識的高度、重視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勢頭。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調研時的講話
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
(1)農業的出路在現代化
•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2013年1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農科院召開座談會時的講話
•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的講話
•中國現階段不是要不要農業的問題,而是在新形勢下怎樣迎難克艱、繼續抓好的問題。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中,農業現代化不能拖後腿。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戰略清醒。
——2015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的審議時的講話
(2)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保障糧食安全對中國來説是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旦發生大饑荒,有錢也沒用。解決13億人吃飯問題,要堅持立足國內。
——2013年1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農科院召開座談會時的講話
•我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要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産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一個國家只有立足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控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大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要創新糧食生産經營模式,優化生産技術措施,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著力提高糧食生産效益。
——2016年5月23日至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的講話
(3)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産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産生態協調的原則,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産經營信息化、安全環保法治化,加快構建適應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的講話
(4)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堅持黨的農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這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魂”。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農村集體土地應該由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農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體都不能取代農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論承包經營權如何流轉,集體土地承包權都屬於農民家庭。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係,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利。土地承包經營權主體同經營權主體發生分離,這是我國農業生産關係變化的新趨勢,對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複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土地經營權流轉、集中、規模經營,要與城鎮化進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相適應,與農業科技進步和生産手段改進程度相適應,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準提高相適應。要加強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推動土地經營權等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範運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是繼家庭承包制後農村改革的又一大制度創新,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自我完善。要圍繞正確處理農民和土地關係這一改革主線,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
——2016年8月30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上的講話
(5)健全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
•要加大農業投入力度,財政再困難也要優先保證農業支出,開支再壓縮也不能減少“三農”投入。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要強化政府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創造良好務農條件和環境,要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建立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金融體系,制定大中專院校特別是農業院校畢業生到農村經營農業的政策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6)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2016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推進新農村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當前,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具備了支撐城鄉發展一體化物質技術條件,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階段;把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作為一項長期堅持的方針,堅持和完善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2015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推進新農村建設,使之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互惠一體,形成雙輪驅動;完善規劃體制,通盤考慮城鄉發展規劃編制,一體設計,多規合一,切實解決規劃上城鄉脫節、重城市輕農村的問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機制,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創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決策、投入、建設、運行管護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體制機制,特別是要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逐步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進得來、住得下、融得進、能就業、可創業,維護好農民工合法權益,保障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
——2015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讓農民成為體面職業
(1)農村發展,關鍵在人
•核心是要解決好人的問題,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變“扶窮”為“扶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種什麼、養什麼、從哪增收想明白,幫助鄉親們尋找脫貧致富的好路子。要切實辦好農村義務教育,讓農村下一代掌握更多知識和技能。
——2013年11月3日至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講話
•抓扶貧開發,要緊緊扭住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任務、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這個基本保障、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準這個治本之策,突出重點,上下聯動,綜合施策。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的講話
(3)培養新型農民隊伍
•要提高農民素質,培養造就新型農民隊伍,把培養青年農民納入國家實用人才培養計劃,確保農業後繼有人;把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以吸引年輕人務農、培育職業農民為重點,建立專門政策機制,構建職業農民隊伍,為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人力基礎和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4)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農民工市民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5)促進農民增加收入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要大力促進農民增加收入,不要平均數掩蓋了大多數,要看大多數農民收入水準是否得到提高。
——2013年1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農科院召開座談會時的講話
•重視促進農民增收,讓廣大農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
——2014年12月13日到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的講話
•深化農村産權制度改革,明晰農村集體産權歸屬,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産權利。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原標題:習近平的“三農”情懷和戰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