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人家】讓文化走近青年 用傳承守護文明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唐卡”藝術,作為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頗受國際關注和各界青睞。覺囊唐卡藝術從唐宋之際發源,至元明時期醇熟,已具有千年的傳承歷史,尤以典雅的禪風古韻著稱。由於素來秉持清凈禪修的佛門宗風,故而與僧侶生息相伴的宗教藝術,也深深浸潤著禪修者的空靈、灑脫與莊嚴。覺囊傳習的禪樂梵音、唐卡藝術、藏醫藥、時輪壇城等眾多內容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覺囊唐卡藝術傳習所
壤塘,神秘而悠遠,不僅因為這裡是傳説中財神居住的地方,更因一脈藏文明千年生生不息的傳承。
川西北、大渡河源,平均海拔近 4000 米的壤塘縣是漢、藏、羌等多民族的文化過渡地帶。隨著道路等基礎設施快速發展,以往封閉的草原腹地也逐漸開放和多元。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的牧人,同樣面臨著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等不同文化的洗禮。
嘉陽樂住,藏傳佛教覺囊派藏哇寺民管會主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從小在草地上長大的他心知群眾對教育的渴望。從資助貧困學生,到呼籲教育和慈善機構扶助地方學校,成效顯著。但他仍在思考如何讓不能邁出高原的青年有一技之長,足以自力更生。思前想後,從本民族文化著手或能走出一條新路。他決定將覺囊所傳承的唐卡等優秀藏民族文化免費開放給當地群眾。由此,一所主要為青年提供學習傳統文化、藝術審美和培養特長的公益機構“覺囊唐卡傳習基地”于2010年正式成立。
肩負藏傳佛教傳承的年輕出家人,這樣一份善緣的開啟看似簡單,但卻意味著許多額外的付出。教務繁忙怎麼辦?運轉資金從哪來?首先站出來反對的是師兄弟們,大家雖然讚嘆這份發心,但卻怕影響了寺廟的正常運轉。最終,龍仁師父站出來,願與他一同擔當傳習基地的創立。因當地經濟比較落後,他們不但要承擔教室、宿捨得租賃,購買學習、食宿用具,聘請各地優秀畫師參與教學,還要給貧困的學員一定的生活補助,使他們能夠安心學習。
覺囊唐卡藝術傳習所學員作品
傳習基地以藝術審美熏養為核心,教學員在感悟中繪畫,在傳習中修學。七年為期,融括佛法義理、度量尺度、筆法運用、岩彩調配、造像取形、選題構圖、審美意境等課程系統,並通過文化、音樂、舞蹈等輔助來提升綜合素養。同時,盡可能請各地、各畫派優秀畫師授課,邀請漢族書畫家、油畫家講授,拓寬學員視野和藝術審美。
緊張、有序的學習對於農牧區的青少年來説,既新奇又能與熟悉的文化契合,使他們充滿自信。就連最調皮頑劣、甚至被家庭和家族放棄的孩子,現在已經成為父母的驕傲、地區的文化代表。昔日來自高原牧區,從未摸過畫筆的牛場娃,經過系統學習後,其作品已經進入北大、浙大一流美術館,並在2015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中國唐卡文化藝術論壇等進行學術交流和展覽,受到國內外學術和文化界的高度評價。優秀的學生作品還被拍賣行盯上,出一幅拍一幅,賣出二三十萬也不是稀罕事。傳習基地不僅得到了群眾的認可,也獲得州縣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目前,清華、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首都師範大學、中華文化促進會、中國唐卡藝術研究中心等高校和文化機構已與基地建立科研和教學實習項目。
覺囊唐卡藝術展
五年來,覺囊唐卡傳習基地從創辦之初的20多名學員,到如今 500 多名學員。課程也從單一的唐卡繪畫拓展到涵蓋梵音古樂、藏醫藥、藏式佛造像、藏式木刻等寺院所傳承的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傳習基地的成績也為國定貧困縣壤塘扶貧工作開拓了思路,政府正面引導將非遺傳承納入群眾職業教育,探索以文興産、治貧的新路徑,並主導創辦唐卡、藏戲、藏醫藥、摩崖石刻4類非遺文化傳習所,方便農牧民根據自身興趣和文化程度就近就地學習。開設專業、舉辦培訓班,吸引群眾主動參訓,建成各類非遺專合社14家。同時,積極面向京滬蓉找市場,打品牌、樹口碑,使高原特色工藝品走向大市場。(文/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