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華文化也要在傳承中創新

2017-02-08 14:10:43|來源:人民日報|編輯:谷士欣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探索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係,追求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中國思想現代化、文化現代化的最重大課題之一。

  現代化與傳統文化不可分割,傳統文化是我們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依據。傳統與現代化的關係絕不是對立的,有生機的傳統對於滋養和保障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民族文化。民族要獲得發展,就必須尋求自己的文化傳統。如果一個民族為了實現現代化,首先把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加以拋棄,完全照抄照搬西方那一套,這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是行不通的。事實證明,一個民族的強大凝聚力,來源於自身的歷史和文化創造。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具有現代價值,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給中國的發展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否最終接納並更新中國傳統文化,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就要揚棄繼承、轉化創新,不復古泥古,不簡單否定,從而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

  實際上,中華文化有很大的傳承與創新空間。“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皆可以為堯舜”等傳統思想資源都可以經過創造性再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基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再生具有世界化意義,有助於解決工業文明的“現代病”問題。中國傳統文化不是抱殘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相反,它具有很強的自新能力,能不斷以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相調節。

  習近平總書記曾援引德國哲學家馬爾庫塞的《單向度的人》一書,指出傳統的工業文明,只重視人的物質需求,而忽視了人的精神需求,使人單向度發展。的確,現代西方發達國家的高度經濟發展在創造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帶來社會極大的失衡和人的異化和物化,進而導致物質主義的氾濫和物欲主義的放縱。

  而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家庭倫理、中庸之道,以及特別重視自我修養的文化特色,實際上有助於個人的心理平衡和內心安頓。

  當前,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中華文化中的某些部分,經過轉化、改造,很有可能為世界上更多的人所樂意接受。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但具有民族價值,而且具有世界價值。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